第四期节目 2010.12
(甲)老师同学们,下午好!南田电视台又和您见面了!
(乙)首先为您介绍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
(甲)今天《阳光好少年》栏目我们一起来学习学校开展的“孝在我心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要求。
(乙)“佳作欣赏”要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甲)“溪溪点歌台”请您欣赏校园歌曲《猜猜我是谁》。
(乙)希望大家能够在我们的节目中有所收获!
(甲)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阳光好少年:(放片头)
(甲)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关爱,还有大自然的慷慨赐予,社会的无限关怀……
(乙)这些都表明我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恩惠的海洋中。乌鸦有反哺之情,羔羊有跪乳之恩。常言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甲)为此,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启动“孝在我心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
(乙)只有常怀一颗孝道之心,家庭才能更和睦,校园才能更和美,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和谐,大家才能快乐地生活在真情的阳光里!
(甲)在家庭,我们要做父母的“小帮手”,做一个会感恩的人。要体察父母之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要孝敬父母,悉心聆听、时刻不忘父母的教诲,平日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做到理解父母、感谢父母;牢记父母生日,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小礼物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乙)在学校,我们要做校园的“小主人”,做一个会感激的人。要从内心深处感谢学校的精心培养,感激老师的谆谆教诲。要提高礼仪修养,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让学校成为“礼仪之园”;培养和增强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做到同学友爱,助人为乐,关心集体,乐于合作,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甲):在社会,我们要做合格的“小公民”,做一个会感念的人。要时刻不忘社会对我们的帮助和关爱,以一种感念之心对待社会、奉献社会。要心系灾区,以多种方式为他们重建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献上一片爱心;要心系农村小伙伴,为农村学校捐献图书、玩具和学习用品,手拉手共同进步。当好敬老小天使、社会小义工,在保护环境、文化建设中贡献微薄之力。做到文明走路、文明乘车、文明观赛、文明游园、文明上网。
(乙)同学们,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立身之本。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心灵深处始终保存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感念之怀,在道德实践与体验中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知荣辱,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让道德之树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在人生的道路上结出累累硕果。
佳作欣赏:(放片头)今天的《佳作欣赏》节目,要为大家推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彼得.潘》。《彼得·潘》是巴里影响最大的代表作。它原为一部童话剧,1904年在伦敦公演后,引起很大轰动。一百年以来,《彼得·潘》不仅被改为童话故事,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每年圣诞节,西方各国都在电视上播放《彼得·潘》,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本书讲述了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和永无岛的故事,以及达林家的三个孩子在永无岛的冒险经历和有趣的故事:
溪溪点歌台:(放片头)
本月生日的同学有: 等同学。
今天的溪溪点歌台节目,我们为这些同学点播歌曲《猜猜我是谁》。祝他们生日快乐!同时,欢迎同学们到大队部,为老师同学们点歌。
结束语:
(甲)南田电视台本期节目到此结束。
(乙)谢谢收看!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