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我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说不普通吧,也有点,那是因为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渡过了44个春秋和寒暑。我喜欢这个工作,喜欢孩子,喜欢辅导孩子学习语文,学习我们的母语。一个国家的象征不仅仅是国徽、国旗、首都、国家领导人、国歌,还有我们国家的标志――语言。因此爱国不爱国某种程度上你会讲普通话,掌握我们祖国的语言,就是爱国的标志。比如说,我国的国家代表在国际会议上代表中国发言,尽管他本人的英语很好,但他在诸多国家的代表面前,他只能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汉语,他的语言要通过他人翻译,这代表了中国的国家尊严。
语言是一种载体,一种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文化,情感,技术的一种工具,谁掌握了语言,谁就掌握了未来,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正是学习语言的最好阶段时候。有的小朋友疑惑了:语言?谁没有掌握?肚子饿了,我就会对妈妈说:“妈妈,我肚子饿了。”错了,这句话讲错了!同学问了:“错在哪呀!”难道我们会说:“妈妈,我的鼻子饿了。”当然不会,除了肚子饿了,还有会什么地方饿了呢?因此在修改病句的时候,多语重复要纠正,这句话准确地应该这么说:“妈,我饿了。”所以,小朋友会说话但不一定能说对话,说对话并不等于说准话,说准话并不等于说好话,说好话并不等于话说得生动有趣。
语言是有魅力的。比如说有的人说话有号召力,为什么?他的语言准确,语调好听,声音悦耳,内容生动,对象切合实际,因此他做的报告大家就喜欢,就像上课的老师一样,有的老师一站在讲台上,大家就喜欢,为什么呢?他的语言吸引了大家,而有的老师上课纪律乱糟糟的,大家都不爱听,因为这个老师的语言没有征服大家。语言有的是有声语言,有的是无声语言。比如我做了无声的姿势,你能听懂,看得明白吗?比如我做个手势:点中一个小朋友――食指伸直――翘大拇指,(然后问):“谁知道?”一个小朋友回答:“说这个同学坐得很好”。对了!为什么说他好,是指他坐得好。再比如说:用食指点了4个小朋友――食指伸直――翘大拇指,(问):“什么意思?”一个小朋友回答:“这四个小朋友坐得都很好。”对了!我没说话,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你们懂得我的肢体语言。同样你的肢体语言同样在告诉我,坐得很直的四个小朋友用肢体语言告诉我,贾老师,你讲的话我们都要听的,我在听着呢。”也有小朋友趴着睡觉,垂头丧气的样子,如果这样,他也告诉我:“哎哟,烦死了,我不爱听你的啰嗦话,我想休息会儿”。所以,大家语言是一种交流思想情感文化的一种工具。
又比如,圣经上宣传要做善事,圣经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天堂和地狱》,说的是从前有个人,他想知道天堂和地狱是怎样的,他去请教上帝,上帝知道他的来意后,想了想说,“好吧,我就带你去看看地狱吧”说着就把这个人带到了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很大,中间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中央放着一锅汤,桌子四周围着好多人,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个有长长柄的勺子,他们都因为舀了汤后勺子柄太长,无法送到自己的嘴里,大哭大闹,很痛苦。“看到了吧,这就是地狱!好吧,我们去看看天堂吧。”接着上帝把他带到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也很大,中间也放着一张桌子,四周也围着好多人,每个人手里也都拿着一个长长柄的勺子,不同的是他们舀了汤后,不是送到自己的嘴里,而是送到对面人的嘴里,如此,大家都喝到了汤,有说有笑,显得很快话。“看到了吧,这就是天堂!”,这个人明白了原来天堂和地狱的差别就在于地狱里的人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他们过得很痛苦。而天堂里的人,想到别人,别人也想到你,所以过得很快活。
它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告诉大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道理呢。通过语言的组织,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告诉大家,这就是语言的功能。因此,谁掌握了语言,做事就会成功。
再举个例子来说,我在路口,有个小朋友走到我的跟前,很有礼貌地说:“爷爷,请问襄阳路,淮海路怎么走?”我说:“小朋友,我告诉你呀,这里是岳阳路,你顺着我指的方向一直走,到了淮海路右手拐弯就到襄阳路了,襄阳路淮海路口有个襄阳公园,这大概就是你要去的地方吧。”“是的,爷爷,谢谢您,再见”。大家都愉快,如果这个孩子这么问:“喂,老头子,襄阳路淮海路怎么走呀。”我看了他一眼,把头抬起来说:“我不知道,我不认识,你有本事自己去找吧。”
为什么一个同学的问话成功,一个同学的问话不成功呢?就是他说话不注意对象,不讲文明,所以在坐的小朋友来说都要学会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