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社团介绍 活动剪影 网上讲座 佳作欣赏 习作活动 轻松驿站 学校首页
 
  文学社章程
 
    一 宗旨:"文学性,探索性,开放性,自主性"是南田文学社的社团宗旨。所谓的"文学性"即以文学为社团发展的核心内容;"探索性"即保持创新意识,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开放性"即坚持兼容并蓄的原则,鼓励个性发展;"自主性"即坚持自主发展,培养自立意识和能力。
    二 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1.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坚持我国方针政策,在学校的领导下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开展… [详细]
 
  社团活动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网站 >>专题网站>>文学社>>网上讲座>> 思维与表达读写结合教学腾飞的双翼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思维与表达读写结合教学腾飞的双翼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发布日期:2006年11月09日     点击次数:     作者:杨隆万      来源:本站原创

思维与表达 读写结合 教学腾飞的双翼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四川省大竹中学 杨隆万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离开任何一面,就无法谈及另一面。然而其教学现状常常是这样:分析课文,老师把参考书上的既成结论一股脑儿倒给学生;指导写作,老师又把有关写作的各项经典理论灌给学生。一学期结束,文章分析除了了解若干文学史常识外,便是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一考完便奉还老师了,文章写作水平似乎没有多大提高,偶有两篇好文章,又恰恰未必是“写作原理”的体现。面对上述困惑,如何解开课时、师资的高“投入”与收效、作用的低“产出”的矛盾,受曾齐圣老师《读写结合系列训练》一书的启示,笔者认为:重视和强化思维与表达的训练,以语言为中介,物化阅读/思维的成果,展示写作表达的技能,是读写结合教学腾飞的双翼。

思维与表达互为表里,有机结合,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呈三种情形:一是思维能力强而表达能力不强;二是思维,表达能力皆不强;三是思维、表达能力皆强。笔者认为最高的教学境界应为二者的统一,即训练学生将正确、深刻、新颖的思维结果用准确、精练、优美的表达展示出来,做到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完美统一。

在文章分析鉴赏和文章写作构思的教学中怎样进行思维训练呢?首先应该向学生提出三级递进性的目标要求,即正确、深刻、新颖。先是思维的正确:坚持真理,客观公正,不违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令,这是思维的“质”;接着就是思维的深刻:不满足于一般的见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精辟;最后就是思维的新颖: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发人所未发。

现实生活是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当他们以自然状态存在于社会中时,并不像一个仓库那样,分门别类的把各种东西码放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而且有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并不一致,这就给我们实现既定的三级目标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分析鉴赏文章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反复研究,透过现象,窥其本质,如分析鲁迅在《腾野先生》中对“清国留学生”的描述:( 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 里面没有一句语言议沦事情的意义,写出的都是表象,然而却深刻的反映出了某些留学生的本质:第一、这号人虽则身居外国,尚不能人乡随俗,依然死保住辫子 ( 这本就足极落后的习俗 ),宁肯顶高制帽,搞得不伦不类、赔笑大方,也不剪去,为什么?不正说明他们政治上反动,仍然忠于清王朝,希图日后博个一官半职吗?第二、这号人虽则远渡重洋但却不刻苦攻读,整天逛公园,学跳舞,把吃喝玩乐放在第一位。可见留学实为镀金。恐怕这两点,也就是当时某些达官贵人子弟的本质。分析还不满足于此,应更进一步让学生领悟到,年轻的鲁迅怀有救国救民的理想,他赴日本学医,后又弃医从文,渴望奋臂疾呼,表示要“我以我血荐轩辕”。只有这种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站在哲理高度的分析,才能逐层窥探作品真正的蕴含。又如讲鲁迅的《孔乙己》:怎样看清孔乙己这个形象,除了讲清这是一个愚昧、麻木、落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典型而外,还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剧角色;尤其是一个小人物的悲剧,才能引起我们对鲁迅思想深处那补唤起民众呐喊的深切共鸣,可渭“以小见大”,切中了改造社会的命脉。

在作文指导时也要在启发、拓宽学生的思维上下工夫,比如围绕《秋》指导学生作文,首先指导学生“立意”,除了一般的“冷落”和“成熟”外,还启发学生思索到“秋”是四季中的必然性季节,由此形成了自然界的多姿多采,赞叹造化的功力;山可从秋特有的“萧条”和“丰收”的矛盾中,认识到秋的独特魅力正在于这种巨大反差中,从而赞叹生活的丰富多彩;还可以从秋在四季中的位置顺序上立意,说明“秋”是春天希望的收获,是夏天考验的结果,足冬天严酷的前奏,说明它既是一次生命过程的辉煌终点,又是下一次生命希望的起点。

这种思维训练的好处是,目标具体,逐层推进,最大限度的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沟通了语文和其他学科在思维方式、品质及知识上的横向联系,如哲学的辩证法、历史的唯物论、自然科学的系统观点等,适应了“大语文”的语文教改形势的需要。很显然,这与那种汉满足于照搬“教参”上的分析和写作一般原理的指导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如果说语文的思维训练着眼于“可意会”,那么语文的表达训练就是着眼“可言传”,思维与表达既是鼓动读写结合的双翼,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两步走 "、思维是表达的理性前提,表达是思维的物化结果,思维是内容,表达是形式。思维一般化,表达即或是语言流畅,词语华丽,也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见不到属于表达者个人的思想。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只注意了思维的正确性,而忽略了朝深刻、新颖的层面推进,更不注意对表达的讲究,即使对表达有所要求,山大多停留在准确阶段,而没有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因此,阅渎与写作教学中的表达训练也应足准确,精练、优美的三级梯度性目标要求。但是,这决不是为表达而表达,而是将思维内容的正确、深刻、新颖外化为表达的准确、精练、优美,二者的辨证统一,应是我们读写结合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表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表达的要求首先是准确:实事求是,褒贬分明,分寸恰当,这是表达的“质”的规定;接着就是精练:要言不繁,抓住关键,条理清晰;最后就是优美:在满足前两项的要求后,表达还必须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美感。

怎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鲁迅先生曾说过:“自己的写作,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体会的。”多看是指多阅读,多练习就是指多表达了。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我在教学中是通过以下分级途径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

第一、默写。读书要和默写结合起来,可以默写全文也可以默写某一段或某一句。这对于多掌握词语,加深对某些句子的理解以及正确书写都有好处。

第二、抄写。把文章里好的词语、好的句子、生活中听到的新鲜说法抄写下来,并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如把抄写本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抄描写人物的,描写景物的以及名言警句等,其中又可分为几个小的部分,如描写人物的又分面部表情、穿着打扮、身体形态、习惯嗜好等。时间长了,掌握的好词好句也就丰富了。

第三、造句。用看到的或抄下来的词语造句,看看人家文章里用在哪儿?上下文是和什么词语搭配的?自己能不能造一句话或两句话、三句话?造完了用普通话朗读,是不是也象人家文章里那么顺畅?

第四、写一个片断。这里列出一些练习的题目,以供参考:

如叙述一件小事的过程:妈妈给我洗衣服、我帮同学补外语、买了一本小字典、害了一场病、秋游、表弟从乡下来我家玩儿……

描写场面:做操、上课、等车、买东西、考试……

描写人物: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司机,警察……

描写景色:校园门外、傍晚的天空、早晨的操场、公园一角……

说明东西的外型:一棵树、文具盒、台灯、书架、雕像

抒发感情:在烈士墓前、在节日之夜、在石电影之后、在团旗下、在做错事之后……

写一段小议论:我为什么觉得生物课有趣?组长工作该怎么做?上网真好、上网不好、节俭是美德、这本小说很有教育意义……

这类片断练习,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就像歌唱演员每天要练习发音,运动员每天要做分解动作的专项训练一样。长期坚持,就会做到文思敏捷,下笔有神。

口头表达训练是指不必写成文字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是引导他们把平时生活中各种说话的机会,都当作口头练习的实践。课上回答问题,小组会上发言,向老师汇报工作,向同学介绍学习体会等,都应当要求自己把话说清楚,说得有条理,说得尽可能生动活泼。

由于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和工具性课程,加之学科性质的特点,思维和表达相比较,笔者更倾向于加强语言的表达训练,使学生不但能“意会”,而且能“言传”。从而使表达的语言充满诗般的情感美,绘画一样的意境美,哲学那样的理性美,即诗情、画意、哲理的三位一体。

曾齐圣老师在《读写结合系列训练》一书中说:阅读是获取信息的手段,写作是输出信息的手段,如何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是一个长期未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训练思维的正确、深刻、新颖与训练表达的准确、精练、优美,二者的有机结合,是读写结合教学腾飞的双翼。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