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伊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且适合教学的民间音乐。音乐教师要重视祖国民间音乐的教学,努力从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戏曲及曲艺音乐中选择最有质量的、最适合具体年龄段的音乐素材,精心设计适合儿童游戏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音乐母语”,觉察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并以此为参照点,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为发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2018年10月13日,“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民族音乐与文化传承”课堂教学研习峰会在杭州之江饭店拉开了序幕。我校音乐组骆英、陈雯两位老师有幸观摩了此次盛会,享受了音乐的饕餮盛宴。
在为期三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大师之观点,品悟名师之课堂,受益颇多。其中,一节节弥漫着浓郁民族音乐气息的观摩课令人印象深刻,撷取几处精彩掠影于大家共同探讨:
(一)最快乐的课——苏派名师黄美华执教的《抓妈荷》这节课,紧紧围绕“玩沙包”游戏,让学生在音乐中玩游戏,感受抓沙包的三拍子韵律,在游戏中学民歌,感悟涑阳地区的生活民俗气息。
(二)最细腻的课——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伍娜老师执教的《北京喜讯到边寨》,老师很好的分析了音乐片段、把握了音乐要素,通过聆听、声势、律动、演唱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各段落节奏、乐句、旋律、音色等要素,体验到乐曲热烈、欢腾、奔放、喜庆的音乐情绪。
(三)最新颖的课——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小学的杜鹃老师执教的《叮铃铃》这节课是教师运用多年合唱教学中总结的一种教学方式“提-叠”式班级合唱的课例研究,提炼歌曲中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突破点,以此为动机不断叠加发展各种音乐表现要素,逐步帮助学生理解、吃透、巩固、熟练声部的歌唱,最终达成合唱的效果。本节课中,提取了歌曲的风格特点及音列,通过“甩鞭”、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感知与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声势、力度、音色、歌唱技巧、声部等的叠加帮助学生学会并积极地表达歌曲中牧羊人的欢快与意境。
千课万人展示的课堂都是名师的精心之作,其前卫的理念、独特的创意加上各有特色的风格,如此众多的课堂叠加效应,无疑是一道可以历久弥新的精神大餐,让人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且学且思。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定将关注小学音乐教学的热点意识与前沿态势,和“含苞待放、生机盎然”的孩子们一起共享灵动美妙的音乐课堂!
(马小教育集团 供稿 撰稿:陈雯 摄影:骆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