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微带着些寒意,然马小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系列活动却开展得若火如荼。11月6日,由张晓丹、李泱老师主持的“语文课堂中如何让高年级学生愿意表达”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如期在南田楼图书馆举行。各校区阶段语文老师纷纷踊跃参加。
浙师大王尚文教授说:“语言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可见,学生积极发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现今的高年级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愿意表达、主动表达的学生寥寥无几。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我们经过抽样调查、访问,发现高年级学生不愿发言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怎样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畅所欲言,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个体的发展呢?此次沙龙目的明确、意义深远。
这个命题引起了高年段老师们的共鸣。沙龙中,各位老师畅所欲言,既有刚担任高年段语文教学老师的困惑,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有经验丰富老师的传经送宝:
宋爱芳老师提出了“只有和谐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能说会道”;吴敏菊老师讲到“在语文课堂上要留给高年级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许叶老师结合心理课题深入剖析了高年段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认为“老师要把握课堂教学的度”;潘春亚老师提出“高年级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提问尤为重要”;而吴志杰老师结合自己高中生涯的经历,告诉大家“课堂要立足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会有效评价”……李泱老师和张晓丹老师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向大家阐述了近阶段两人专题研究的一些思考和收获。她们认为:要提高高年段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需要我们转变传统观念,精心设计提问,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更多关注“交流”而不是“独白”,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
一个小时的时光匆匆而过,尽管沙龙研讨活动接近尾声,但老师们的思维火花的碰撞仍在继续、延伸。相信在马小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会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马小教育集团供稿,撰稿:李泱,摄影:张晓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