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组织建设 教代会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教工之家 师德师能 六五普法 年度考评 党建首页
  教代会 更多>>
  年度考评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工会工作>>教工之家>>文章内容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度渗透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活动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27日     点击次数:     作者:汪潮      来源:本站原创

 

春风送暖,春雨绵绵,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飞速生长的季节里,马杭中心小学年级语文教研组聚集在中心校,开展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并有幸请到宋勤明主任全程参与。
活动伊始,汪潮老师和余京艳老师分别执教了《母亲的恩情》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这两节课都是大家集体备课的智慧结晶,但两位老师教学风格迥异,彰显着各自亮点。汪潮老师作为一个新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针对这篇课文是文包诗的特点,利用古诗作为切入点,通过随文识字,让学生扎实地学会本课生字,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使学生掌握长句子的朗读方法。余老师内功深厚,沉着大气,再一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文中的孟郊到了50岁时才对母爱有了如此深刻的诠释。我们的学生只有8、9岁,怎样让学生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怀抱有一颗感恩之心呢?余老师在这一课的难点突破时,用文本感染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透过文本感知孟郊母亲的内心,如在第二段中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让学生读后说说母亲的心情怎样?体会母亲的担心、不舍。 在学生体会了母亲对孟郊深深的疼爱之情及孟郊的报答母恩之心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再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实践作业,送给妈妈一片爱。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升华、延续热爱母亲的情感。余老师将文中深沉的母爱化作和风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她将文中深沉的母爱化作字字珠玑,叩打着每个人的心弦。
课堂教学过后,两位老师通过说课清晰地阐述了教学设想和教学反思。接着,教研组成员各抒己见,及时分享:沈燕萍老师就“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作了精彩点评,张亚娟陈银霞等一些老师都提出了自己对文本的一点独特的理解,令两节课再次焕然一新。杨丹老师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向余老师等前辈进行请教。最后宋主任对本次的教研活动做了总结,认为本次活动两位老师精心准备,认真上课,体现了二年级教研组积极向上的风貌。
全体二年级教研组成员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实现了思想的碰撞。各位老师在讨论中激发集体智慧,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相信在领导的关怀和教研组成员的努力下,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打造一个更加有度、高效的语文课堂!
(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供稿       撰稿、摄像:汪潮)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