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在这人间四月天,第20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如期举行,我们走进金陵古都,与经典相约,沐浴文化的清辉,领略大师的风范,倾听孩子生长拔节的声音,收获情智的交流与碰撞。
两天半的行程紧张而充实,数十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执教观摩课并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前只能在网络上见到的名师专家,如今却齐聚一堂,与我们面对面、心与心地交流:孙双金老师的《李白与酒》教学内容选裁丰富,层次明晰;教学设计大开大合,精巧细腻;示范朗诵潇洒自如,蕴味十足;课堂评价妙语生花,幽默风趣。可谓——情如酒般浓烈,意如诗般隽永!管建刚老师则是孩子心灵文化之树的培育者,他的教学直指学生的言语表达。在《月光启蒙》一课中,歌谣、童谣、谜语都有了生命,知识的渗透不露痕迹、水到渠成,真正做到了寓写作于无形。王崧舟老师如同一位慈祥温和的长者,通过《桃花心木》这个故事将人生道理娓娓道来,带领学生深刻理解人生“不确定”的丰富内涵,领悟“人生之无常”这一大命题,启发学生回到“心”字。王老师融合自己的参禅会悟,大音希声地在孩子们心中植下一棵“人生心木”。赵志祥老师给我们呈现的《渔歌子》词中有画,画中有词,他巧妙地对照兄弟俩的诗句设置情境,用“鹦鹉学舌”的游戏,领生渐入诵读和吟唱诗词的佳境。虽然他的课堂节奏“处处慢”,那种静待花开的心态,却着实让人感动。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水》朴实中透出大气,扎实中充满智慧,学生愉悦地学会了思考,领悟了道理,使人不禁想到:师之所学,若限于书本,生之所得仅字词罢了;若师得法且授之导之,则生收益无穷且其乐融融……
享受着小学语文教学的饕餮盛宴,感受着小学语文教育的前沿理论,专家老师用生动的课例告诉我们如何诗意教学、古意生活,如何汲取经典的养分、奔向美好的未来。我想,与会的每一位老师,在活动之后将担当起文化传承的使命,让传统与经典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蓬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