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马杭中心小学接受区教研室、电教中心联合教学调研活动,吴旻老师执教了《我不是最弱小的》。吴老师采用的教案是在现有的三稿基础上经过教研组全体老师反复精心修改出来的,得到了张世善局长的高度评价。课已止,但我们研讨的步伐没有停。我们教研组针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并由邵晓玲和管亚娟两位老师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加上自己对教材个性化的解读,进行了同课微异构。
4月24日,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微改后的《我不是最弱小的》,徐校长和金主任全程指导。邵晓玲老师在原稿的基础上渗透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理念,用写作的眼光透视课文,挖掘出作者匠心独运的表达方法,并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充分彰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把作文教学完美地渗透到了阅读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会课文的基础上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可谓一石二鸟,真是润物于无声,寓写作于无形。管老师凭借朗读的深层指导、提示语的巧妙运用以及精彩的点评艺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了表达,在表达中深化了理解,在理解中升华了情感,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后,进入新一轮的研讨环节。首先由两位老师进行了详尽的说课,阐述了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对整堂课的教学也谈了各自的反思与收获。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其他老师踊跃发言,对两堂课的教学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教学功底扎实,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较强,课堂灵动而高效。两堂课各有特色,通过微改动,改出了新亮点,上出了不同的风格,展示了不同的个性,邵老师清新且颇具理性,管老师扎实又富有激情。同时,大家不时碰出新火花:同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要彰显个性;教学目标可以多元化,要学会取舍;教学手段可以多样化,要灵活有效……一句话,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金玉主任对我们教研组的活动给予肯定,她表示四年级教研组骨干力量强大,活动质量好。两位老师朴实、扎实,教学方法灵动多样。邵老师课堂容量足,习作方法渗透到位、巧妙;管老师像妈妈般的语言感染了学生和老师,追问、评价到位。
徐校长高瞻远瞩,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她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已经形成的教案要进行不断地修改、完善,特别要关注细节。在课堂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对新、老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新教师要学习老教师的钻研精神,提升研究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敢于驻足深研;老教师也要向年轻教师学习,避免重复罗嗦。
金主任和徐校长的指导犹如春雨点点,落入老师的心里,相信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会把她们的建议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撰稿:管亚娟、邵晓玲 摄影:郑丽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