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丝绦拂堤。马杭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如同这盎然的春意,沁人心脾。
本次活动以期初制定的语文课题的子课题“在识字教学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为主题,由宋爱芳老师、谢萍老师分别执教《放小鸟》一、二两课时。两位成熟老师驾驭课堂游刃有余,为青年老师做出了榜样。宋爱芳老师执教的第一课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紧紧围绕识字重点展开教学。揭题时先让学生猜谜语,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生字的时机,看似不着痕迹,实则匠心独具。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而且识字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直观的画面;使字义的理解,变成对字形的记忆。在帮助学生完成识字任务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教给一定的识字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努力将学生带进更加广阔的汉字文化世界,这样学生才会逐渐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宋老师以识字为重点,以读文为主线,读文与识字巧妙结合,各项训练有效落实。她采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说说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关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学生语感的培养、词句的理解、情感的培养、积累运用等都在本课有所体现。谢老师执教的第二课时则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儿童的想象力是最活跃,教师给学生插上那一双双想象的翅膀,在知识蓝天中展翅高飞。谢老师让学生转换角色,充分引导学生看图后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思、去说,给予他们思维与说话的机会。她的课,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将思维与语言得到了同步发展,想到什么说什么,并且能把所想的内容清楚地说出来。尤其是谢老师抓住了课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的典型语言让学生进行模仿练说,先看图说说燕子和天鹅的特点,然后出示填空进行模仿练说,由扶到放,扎实有效。在比较“焦急、着急”这两个词哪个更急些时,引导学生认识“焦”字下面的“四点底”其实是“火”的变形,这样一点,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焦急”显然更急些。在这样字音、字形、字义相结合的汉字教学中,学生对汉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识字能力怎么可能不提高呢?
课后所有听课的老师汇聚一堂,畅所欲言,围绕研究主题和鲜活的课堂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研讨过程充满了学习、反思、探讨的快乐学术氛围,思维的碰撞、坦诚的交流,收获着幸福。周小萍校长和方燕教导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对两堂课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她们指出:宋老师的课关注课堂生成、关注习惯养成、重视课堂评价,体现出细致、民主的风格;谢老师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民主,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收获非常大。同时也从把握教学节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精心锤炼教学语言、密切关注学习习惯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此次听课评课活动,充分展示了成熟教师的风采,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同时,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在一年级语文教研组这个凝聚力很强的团队里,在这样的研讨气氛中,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