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组织建设 教代会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教工之家 师德师能 六五普法 年度考评 党建首页
  教代会 更多>>
  年度考评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工会工作>>教工之家>>文章内容
基于儿童立场,对话有效阅读 ——马小三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3日     点击次数:     作者:勇璐琰、耿明霞      来源:本站原创

 

六月,暑意渐甚,我们三年级教研组迎来了第三次教研活动,恰如这一场及时的瓢泼大雨,消减了连日的闷热,令每个人心头萦绕着一丝清凉。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儿童立场的阅读教学”,分别由耿明霞老师执教课外阅读推荐课《5月35日》,潘兴芳老师执教《剪枝的学问》第一课时。
于漪老师说得好:“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耿老师的《5月35日》推荐阅读教学正是一堂成功的课外阅读课,她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打开了他们的阅读眼界。课上,耿老师的教学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朋友”入手,引导学生读作者、读书名、读大意、读目录、读片段。其中读片段环节,耿老师选取了书中极具代表性的片段进行导读,通过对一些关键词句的提炼,抽丝剥茧,将故事的夸张怪诞、奇思妙想一一铺陈:“煎蛋鸡”、“自动果树”、“自动伞树”“颠倒的世界”等等,无一不牵引着学生的好奇心,可谓“丝丝入扣”。而“朋友”一词也始终贯穿于教学中,最后,耿老师巧妙地将“书中的人物”、“书的作者”、“书的名字”中的关键字“书”提炼出来,旨在让学生领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朋友。
“取精华,弃糟粕”。潘老师的《剪枝的学问》一课同样剪去了一些“细枝末节”,留下不可或缺的“主干”:平实激思的词串积累、别具风味的朗读指导、水到渠成的主旨理解,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结合第一课时的教学,潘老师将人物心理活动变化串联成线,从中穿插随文识字,有取有舍,层次分明,不着痕迹地渗透多种识字方法。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潘老师巧妙地抓住三幅文中插图来理清文脉,图文巧妙结合,契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使孩子们学得扎实、学得快乐。
课后,教研组老师对这两节成熟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宋勤明主任也赞赏三年级教研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宋主任还提出:生字教学不能求全,如同剪枝一般,只有去除闲枝废叶,才能留住精华;只有卸去沉重的负担,才能快捷行走。此外,他建议我们设立朗读二级目标,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多形式朗读。
儿童,是课堂教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基于三年级孩子不善明辨的阅读特性,我们要从学生的视角来理解教材,进行文本“清洗”,“洗”出阅读切口,“洗”出字词重点,“洗”出文章中心,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时游刃有余、事半功倍,从而给孩子们构筑一个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阅读世界。
(马小教育集团供稿。撰稿:勇璐琰、耿明霞;摄影:郑丹平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