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拉开六月的帘幕,柔风轻轻,雨丝飘逸。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日子里,马小教育集团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三次教研活动,在6月2日下午如期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研究的主题是“借文悟诗入境体情”。
围绕本次研究主题“借文悟诗入境体情”,由一对师徒陆燕菊老师和王红梅老师分别执教《咏华山》的第一、二课时。《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两位老师在执教前,能关注文本的特点,针对一年级的阅读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由徒弟陆燕菊老师执教,陆老师先利用多媒体图片带领孩子们直观感受华山之高、险、美,待学生对课题质疑后,逐步引导他们通过反复朗读解决疑问并理清课文脉络。“生字开花”、“我组词”、“我提醒”、“我编字谜”等一系列自主识字的方式及课堂呈现的识写教学到位、有效。教学时,通过简笔画来理解“远远近近、山腰间”等重点词语,让孩子们领略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也为第二课时的“文”和“诗”的对照作好了铺垫。整堂课,陆老师教态自然,教学目标明确,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年轻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的语文素养。师傅王红梅老师的课沉稳扎实,紧扣华山的“高”,充分发挥简笔画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现画面,以生动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借助具体的画面,更深层地理解语言文字。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她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读书,主动思考,尽情表达。整节课上王老师都在营造“入境体情”的语言环境,引导孩子们以读为主,在读中自悟,自己悟出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道理,并以情导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适当引导、点拨学生借文学诗,以情促情,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课后,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所有老师和金玉主任共同参与说课、评课。老师们对这对师徒课前的付出和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赢得了金主任的赞赏。金主任更巧妙地以“菜”喻课,把陆老师的课称为美味的“家常菜”,充分肯定陆老师自身具备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过程扎实、真实,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并建议一年级的课堂中应多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的讲解要到位,突出重、难点。金主任把王老师的课比作“满汉全席”,是一堂灵动、充满智慧的课,无论是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指导性的朗读,还是学习方法小妙招的渗透、简笔画的板书,每一个环节都水到渠成,匠心独运,向大家演绎了精彩的课堂,分享了教学智慧。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在品味、感悟、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愉悦,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丰富学生的精神涵养。
(马杭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供稿 撰稿:张春燕 摄影:张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