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区分课时 打造高效课堂
——马小四年级语文教研组11月活动侧记
不知不觉,冬日临近,虽然阴雨绵绵,浓厚的教研氛围却令人心生暖意。11月18日上午,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迎来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并有幸请到徐亚洁校长全程参与。
本次教研活动由陈松兰老师和勇璐琰老师分别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一、二课时。两位青年教师通过精心准备,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课堂:陈老师的第一课时教学清晰明了,她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并紧扣学生的生成,适时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进行整合。接着,她以字词教学为抓手,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地巧妙教学,使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随文识字的同时,她为学生展示了三幅画面,提炼出关键词,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并进行归纳段意的方法指导,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勇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以听写李时珍的话作为巧妙的切入口,从感受“苦”到体会“值”,整堂课用人物语言呼应结构、串联内容、强化情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她运用了小练笔这种最朴素的教学方式,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去再现人物经历过的种种苦难,去体会人物博大的精神世界,很好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课后,两位老师通过说课清晰地阐述了教学设想,教研组成员也对两堂课作出中肯的评价,大家纷纷表示两位青年教师的成长十分迅速,独立备课的能力也大大加强了。随后,徐校长在肯定两位老师的努力之后,对教研组提出更高的期望:第一、备课时要有效区分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精简内容,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第二、提问的广度、深度、宽度决定了学生的生长点和发展空间,研读文本时要挖掘作者的意图,找到正确的训练点;第三、对词语的理解不能光停留在表面,要从信息中提取关键点,使课堂有梯度,使学生有所得。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关注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在教研组老师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
(马小教育集团供稿。撰稿:勇璐琰 摄影:华玉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