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六语教研组举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冬日的寒风里虽有几许寒意,然而马小六年级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的热情连同暖暖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位热爱“有度课堂”的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六语教研组深知毕业班语文教学的重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紧紧围绕第一课时“有度解读 高效教学”的主题进行了有效的探讨和研究。本次由三位较为成熟的中青年老师执教,缪宏亮校长和吴华秀主任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第一课时求高效 三课纷呈展风采
方燕老师执教了《钱学森》一课。她从整组单元目标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写人文章的整体思路。在整个教学中,精妙地引领学生,精准地掌控课堂。虽然是六年级,但是检查字词还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方老师重点突出一些较为难读的字和多音字,并能更好地运用于具体的语境中。在理解“魂牵梦萦”时,让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作为成语了解的基础,从字词讲解中,深入地理解了语用的全面性。理清文脉时,方老师按时间顺序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体会了倒叙的学法,是一堂本色的、智慧的、艺术的语文课堂。
李泱老师的《詹天佑》一课,从整体入手,拎出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收纲举目张之效。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通,是阅读教学的“底线”,也是教学全程的“基石”,李老师以概括要点作为初读检查的反馈,又自然地溶于字词教学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抓“不怕困难”,爱国情感的体验,迸发而出,既有“顺学而导”的本色天然,又有“曲径通幽”的艺术匠心。
吴敏菊老师执教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说理诗,文字浅显易懂。吴老师赋材料以生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教学伊始,先向学生介绍陆游,充满激情地告诉他们: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此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不只是纸上的几行黑字,而是幻化成了一幅幅活的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愿意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教学中,处处重视课外的拓展,加强了学生知识的积累,素养的提高。
智慧分享求共进 校长把脉明方向
课后,六语教研组全体成员围绕教研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成熟的中青年教师扎实而井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感受到了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和谐氛围。三位老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重点,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展现出良好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有幸得到了缪校长的真诚指点。他充分肯定了六语教研组浓郁的研讨氛围,并结合当前背景下毕业班承载的艰巨任务,就本次研讨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设性意见。他强调:“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的中青年教师要突破瓶颈,静心钻研,从教学工匠向研究型教师迈进。”“我们的课堂要大胆取舍,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还就“如何布置课前预习”、“语言文字训练如何上出特色”、“如何上出六年级课堂的语文味儿”与六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给老师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学校的主阵地、是教师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马杭中心小学始终如一地抓住课堂,抓住学校的生命线。校长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是马小的良好传统。此举带动了学校浓厚教研氛围的形成,教师间相互听课学习、评课交流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进而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