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标新立异的艺术世界——毕加索《格尔尼卡》欣赏
1、上课铃声响后,老师把毕加索《格尔尼卡》作品的幻灯片投放到了屏幕上。
师问学生: “对于这 4 幅作品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到了屏幕上,七嘴巴舌地议论开了。几位大胆的学生来到讲台上,谈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看法。
3、老师聚精会神地听他们讲解,并不时地记录了他们的精神描述。
4、接着老师把有关毕加索的生平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用投影仪提供给大家。随后,老师从作品的构图、艺术形象、线条、质感、肌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5、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准备发言。
讨论的题目:①在画中的第一个情景中作者想表现什么?
②整幅画面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6、学生发言时,教师引导学生尽量通过自己的感受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尽可能用美术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解释作品的深刻含义。
7、老师对作品加以总结:画家通过作品想给全世界一个愤怒的信息,作品是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因此,画家笔下的所有形象都是超越时空的,并蕴涵着愤懑的抗议声。
美术课程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同时,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操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