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学与教的研究意义
发布时间:2022-01-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曹丹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综合与实践”的学习内容,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其目的是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实践与综合”这部分内容注重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体现了一种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因此,“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在课改中备受关注。

传统的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往往是封闭的,教学活动形式通常单一,方法呆板,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严重脱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改变现行教学的内容和呈现形式,倡导开放的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开展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研究正是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由此,《数学课程标准》在充分调整数学教育内容及内容呈现方式的同时,确立了“综合与实践”学习。教师如何组织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如何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如何把培养学生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的能力,推进“课堂教学素质化”?如何拓展教材的数学实践活动研究的内容?如何有效的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进行科学评价。此课题实验正是对这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