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4页例6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被减数是6,7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被减数是6,7 的减法算式。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掌握“6,7减几”的减法算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7减几”的减法,理解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体会相应的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具:课件,7个圆片。
学具:7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对数游戏巩固旧知
师说一个数,生说一个数,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得6。用同样方法换成和起来是7。
二、谈话导入
小朋们喜欢看变魔术吗?老师今天就给小明友们变变魔术,这个魔术会和我们一起来学。
设计意图:用这种边魔术的方式导入,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让他们知道魔术与学有关,带动他们的思维。
三、探究新知
(一)学6-4和6-2
1.看看老师给你们变了什么?出示主题图(6个小朋友)
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分成了几部分?
2.数一数有几个男同学,几个女同学?生齐答。现在老师又开始给你们变魔术了,仔细观察,老师把图中4个男同学怎么样了?
3.谁能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点名回答)
4.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问题。怎样列式呢?(点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经历根据实际情景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你能说说6,4,2各表示什么意思?6-4=2又表示什么?(点名回答)
6.提出问题:为什么用6来减?为什么减4呢?
师总结:6是总数,减去4个男同学,才能得到女同学人数。
设计意图:了解算式中每个数字及整个算式表示的意思,进一步感受总数与部分的关系。
7.现在老师又把男同学变回来了,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呢?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啦!老师接下来又要变了,我把女同学变走了。(让学生说说图意)怎样列式?(点名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2=4
老师追问:算式中6,2,4各表示什么?6-2=4表示什么?(点名回答)
设疑:为什么用6来减?为什么减2 ?
老师总结:用总数6减去女生人数,就得到另一部分男生人数。
8.引导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回答)
引导:为什么都用6来减?为什么2和4刚好换了位置?(点名回答)
师总结:一共有6个的小朋友,6是总数。把它分成了两部分,男生这部分的4个和女生这部分的2个,去掉男生这部分的4个就得女生的2个;去掉女生这部分的2个,就得到男生这一部分的4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铺垫。
(二)学7-2和7-5
用例6的学方法教学试一试。
设计意图:对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强化。
(三)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增加一个列式为6-3=3的图。
引导分成了哪两部分,各是多少,独立列式。点名说说,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6-3=3只能列出一个减法算式?
(四)总结这四组算式
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并且都是从总数中减去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五)巩固练,有序排列“6,7减几”的算式。
老师:同学们拿出6张圆片,你能摆一摆,写一写,列出其他“6减几”的算式吗?看谁列的最完整。
汇报交流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展示,用到学生有序排列的“6减几”的算式。用同样的方法完成“7减几”的算式。贴出完整的算式,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有序的思维,总结整理的方法。
三、总结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就是今天学的内容:“6,7减几”的减法(板书课题)。
四、课堂练
1. 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学生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五、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6,7减几
6-4=2 7-2=5
6-2=4 7-5=2
《6、7减几》教学反思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思维过程中存在一个思维方向的问题,怎样由加法的“合起来”思想再次进入减法的“去掉一部分”思想仍然值得我们注意。上完课后,又在思考,哪些环节备课时考虑得不够周到,课堂教学的处理不够科学,试作以下分析:
1、列式
教师出示例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进行植树?
生:6个
师:男同学有4个,你知道女同学有几个?
生异口同声:2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4和2合起来是6
生2:一共有6个人,男同学有4个,所以女同学有2个
生3:4+2=6
师:谁会列出算式?
生1:4+2=2.(谁会列出减法算式?)
生2:6—4=2
(看似已经得出了6减几的算式,教学可以顺水而下,实际上上述的教学环节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反省。1.第一个问题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中应该包含至少两层理解水平,一层是从图中直接看到了有2个小朋友,不去思考2和6、4的关系,属于低层次的理解;二层是既看到了图画上的人数,又知道6—4可以求出女同学有多少人,这是对数量关系的一种掌握,属于较高层次的理解。当时自己虽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但是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现在想来,这样的问题最好解决了,我可以将教学挂图的一部分遮掉,引发学生从6个人、4个男同学中去思考女同学的人数。)
2、理解
接下来的讲解算式的意识基本上属于教师一言堂,少数学生会配合一起表达,一共有6个人,去掉男同学的4人,剩下的就是女同学的人数了。(主要问题是前面的先入为主,学生已经部分丧失了思考数量之间关系的主动性、积极性,只能由我强行牵引了,教学效果当然可见一般了。)
3、尝试
试一试的图画是分萝卜,“分掉几个就可以减去几”这是理解算式的基本含义,书本的图画将7个萝卜分成了5个和2个,中间用虚线隔开。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小磁铁进行直观演示,用小棒将7个小磁铁从中间隔开,分成5个和2个,让学生明白中间的虚线就是分开的意思。
试一试是一图两式的,7—2=5,7—5=2,为什么列出的是这两道算式,学生还不是非常清楚,从作业中发现,学生有的列出7-2=5,7-3=4类似的算式,其实在课堂上学生曾经就这样问题进行过专门的思考:
师:由7-2=5你还能想出哪道算式?
生:7-5=2
师:对,从这幅图上,我们既可以理解为把7个萝卜分掉2个还剩5个,列式为7-2=5;还可以理解为把7个萝卜分掉5个还剩2个,列式为7-5=2。
(感觉上这样的讲解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很多学生对于为什么列出的是这两道算式还是印象不深,有的还在思考老师的意思,有的可能还是认为就是从7的6种分法中选出两种,课堂上没有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时间进行消化导致书本想想做做1的两道题错误连连。这不仅是一道题的问题,应该反应的是学生一种错误的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