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 课 型 | 练习课 | 课 时 | 1课时 | 主备人 | 王文清 | |
学习目标 | 1.在不同的问题情景中巩固运用假设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替换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 备课组 成员 |
六年级
全体数
学教师 | |||||
学习重难点 | 重点:巩固用假设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难点:灵活、综合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 |||||||
教学准备 | 课 件 | 审核人 | ||||||
教 学 活 动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教) | 学生活动(学) | 学力提升(会学) | |||||
复 习 导 入
| 师:这几天我们学了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请你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回答,并顺势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和课题。 | 1.回忆并同桌互相说说已学的策略。 2.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 通过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我认为使用假设策略的好处是( )。 | |||||
合 作 互 学 一
| 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引导学生浏览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流程。
2.组织小组自学,教师巡视,关注做题困难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 活动一: 1.在课堂作业本上独立完成练习十一中的8—11题。 2.思考:(1)我刚才是怎么解答以上题目的?(2)做这些题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3.在小组里交流解题方法和注意点。 |
通过交流,我对
这些注意点有了更深刻了。 | |||||
展 示 说 学 一 | 1.组织学生交流,重点交流解题思路。注意如果学生完成情况较好,不必过多纠缠。 2.提醒学生以后在解答相关练习题时,要弄清假设前后的数量关系,并选择比较简单的假设方法。 | 说学: 1.重点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小结:用假设替换策略解决问题时,要弄清假设前后的数量关系,要在不同的假设方法中选择比较简单的。
| 注意: 要弄清假设前后的( ),要在不同的假设方法中选择( )。 | |||||
合 作 互 学 二
| 1.布置任务:在探究本上独立完成练习十一中的12—14题。 2.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引导学生浏览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流程。 3.组织小组自学,教师巡视,关注做题困难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
1.先画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解答。 2.思考后有困难的可以在同桌间进行小声的交流商量。 3.完成后,在组里说说解题方法。 | 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借助( )的方法来帮助思考。 有困难有疑惑的地方可以作上记号。 | |||||
展 示 说 学 二 |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1.交流时逐题进行,每一题关注学生错例,并选择典型错例进行集体讲评。 2.讲评后互相交流错误的原因及改正后的思路。 | 说学: (1)逐题交流解决。在分析同伴的错例中关注相应注意点。 (2)如果有错误的,说说自己错误的原因及改正后的思路。 | 在分析同伴的错例中,我关注到了这些注意点:( )。 | |||||
提 升 用 学 | 1.出示思考题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可以配合画图。 3.要求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 1.读题分析题意,可以画图帮助理解,关键弄清楚“小力就要给小华16元”中的16元对应的是几千克苹果。 2.尝试独立解答。 3.交流解法。 | ||||||
作业 布置 | 1. 完成《补充习题》第52—53页。 2. 提高题:为了迎接儿童节布置教室,李老师买了30只气球,其中红气球比蓝气球少5只,比黄气球多2只。三种气球各有多少只? | |||||||
板书 设计 | ||||||||
教学 反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