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备案课题开题论证书
学 科 分 类 数学
课 题 名 称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
学生自适应学习的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姜如一、徐超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开 题 时 间 2021年9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二一年九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021年9月23日下午,马杭中心小学课题组开题会议在马小正式开展,并邀请本校蒋华校长、白舜华主任和尹丽萍主任进行聆听及指导。参与此次会议的人员有“十四五”五项课题组的组长及其核心成员,会议中,各位组长分别对课题进行了开题汇报,此后,三位专家分别点评,为课题的进一步成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自适应学习的研究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对“综合与实践”的内容特性及“自适应学习”的定义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2)通过研究,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条件下,探索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中自适应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为学生自适应学习打好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 (4)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基于理解,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自适应学习模式的新型课堂。 2、研究内容: (1)对“综合与实践”、“自适应学习”的文献研究 对智慧教育的基本理论、主要观点等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对自适应学习的含义、价值以及原则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准确把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要求,自适应学习的基本内涵。 (2)学生“综合与实践”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以问卷调查、日常观察、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在实施自适应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状况下详细的调查分析,以准确把握当前教师与学生初具的积极素养和存在的问题。 (3)“综合与实践”领域自适应学习内容梳理与应用研究 “综合与实践”课堂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领域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因此本次研究中,将借助自适应学习,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等,注重探索综合与实践课堂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让课堂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4)“综合与实践”领域学与教方式变革的研究 通过尽可能提供多元化学校资源以及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身学习中发现总结,最终形成理论并能自主解决问题。教师教学的变革归根结底就是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服务的。 教师通过自我学习、深度学习、外出培训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主动、探究、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养成个性、培养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发现、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实践并收集课时案例,进行分析、调整、融合。因此,从以下方面加强自适应学习在综合与实践课堂中的应用。 ① 积极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解决绝大部分问题,教师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完成知识总结。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只有落实小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才能改变小学生的传统课堂定位,要想积极融入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重新完成自我定位,在自适应开放性课堂上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 ② 逐步提升实践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在实施和开展小学实践活动之前,需要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科学设计小学数学综合教学与实践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限,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综合情况,要设计出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的数学实践活动。 (5)基于“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评价的研究 由于课堂活动的多样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过程性评价资源,实现作业、课堂表现、讨论、主题反馈、实践过关等多项内容的评价,实现学生评价由学生、教师形成的多元评价,。通过自主活动让教师能更多地关注到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的自适应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地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综合与实践、自适应学习方面的书籍文献,从中筛选有用信息,并做好整理和记录,以提高参研教师的理论水平。 (2)调查研究。通过对现行课堂自适应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提炼我校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中实施自适应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总结在实施自适应学习存在的弊端,为有效实施综合与实践课堂中的自适应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点。 (3)行动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倡导实验教师坚持写教育随笔。通过教中研、研中教,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探索出让自适应学习走进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 (4)案例研究。通过对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的评议、交流、研讨,探求构建综合与实践课堂自适应学习的有效途径,及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形成成果。 4、组织架构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积极筹划课题的开题工作,在课题方案的基础上,将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研究,从文献研究着手,进一步推动“自适应学习”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有机结合。研究成员方面,我们要求有志于此的教师参与研究,尽量做到骨干教师与新秀老师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推动课题研究。 5、研究人员的分工
6、研究过程的计划 本课题计划2023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3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4月——6月)。成立课题组,撰写课题申报书、学习理论文献、搜集资料。成立研究组织,构建课题网络,并对全体教师进行初步的动员和培训。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21年7月——2023年1月)。全面实施研究方案,进行课题可行性研究,全面开展教学改革的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研究和创新,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经验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化研究、行动跟进。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23年2月——2023年6月)。对本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形成完整的文本材料,既做好结题鉴定准备工作,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推广应用。 7、研究成果的预期
|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前来指导的有蒋华、白舜华、尹丽萍等专家。专家们在充分认定课题选题价值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完善对课题的认识。 一、“综合与实践”与“自适应学习”两者概念脱节 在课题要点论述中,“综合与实践”、“自适应学习”的联系感较弱,缺乏自适应学习如何应用的思考。 “综合与实践”这一课堂板块相对于普通数学课堂内容上有着特殊的灵活性及开放性,利用这一特点,结合自适应学习的根本特点为辅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1、需要了解课堂的教学目标等;2、对课堂上实现多样的实践活动要有灵活的掌控力;3、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需求……因此,如何正确导向自适应学习在课堂中的实施仍需进一步探索。 二、自适应学习引擎可实现程度低 正统的自适应学习一般依托于自适应学习平台,需要全方位的学习引擎的支持,而在目前学校已有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自适应学习引擎的覆盖仍不可能实现。 那自适应学习该如何呈现?需要课题组成员就目前已有信息技术条件下,基于学生现状,提出本课题对自适应学习的理解。 三、研究目标缺乏针对性 研究目标太过繁杂,缺乏针对性、可实现性。抓住三个角度:途径与方法、学生、教师展开研究。 自适应学习这一主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必会遇到重重困难,过多繁杂的目标会导致研究过程中混淆研究重点。自适应学习归根结底是帮助建立课堂中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因此,紧紧围绕学生,对学生如何学,怎么学,教师如何作为自适应学习导向展开具体研究。 今后,本课题组成员将进一步澄清认识、统一思想,并做好上实践课堂的准备,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为个人研究积累充分的实际素材。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一、概念界定 原自适应学习概念来源于一般传统概念,如:《解码自适应学习》报告中给出了“自适应学习”的一个定义,“自适应学习是一种教育科技手段,它自动为每位学生单独提供适应的帮助,在现实中与学生产生实时互动。” 为进一步贴合教学实际,本课题中所定义的自适应学习更改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学生课堂需求,为课堂中的学生“学”提供恰当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积极营造以学生“学”为主体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巩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研究目标 原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中自适应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基于理解,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自适应学习模式的新型课堂。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为学生自适应学习打好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 4.通过研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以目标引领学生思维向更高阶发展。 5.通过研究,基于自适应学习的学习成果,实现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进一步落实个性化教育。 6.通过研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以目标引领学生思维向更高阶发展。 现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对“综合与实践”的内容特性及“自适应学习”的定义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2)通过研究,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条件下,探索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堂中自适应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为学生自适应学习打好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 (4)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基于理解的自适应学习模式的新型课堂。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三、研究内容 取消自适应平台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中删除关于其的研究内容: 4、基于自适应学习引擎,“综合与实践”学习平台的研究 最简单的自适应学习平台主要是由学习者模块、教学模块、知识领域模块、接口模块和自适应学习引擎构成。课题组将积极与学校信息技术中心,教学科研处合作,研究并开发自适应学习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库、应用工具、开放的网络等来组织资源体系,精心打造无边界学习,通过数据为每个学生提供最为适合的教学资源,并实际运用于“综合与实践”实际课堂教学中。
|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