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作为课堂重点进行教学。在实践过程
中愈来愈多教师认识到“情景创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故在许多阅读课
堂上都能看到情景创设法的影子。人物类文本阅读以情节描写人物、以人物表达
主旨,是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该类文本教学时一定
要积极创设贴合学生生活的情境、利用趣味逼真的情境引出文章主旨,再借以创
新独特的问题情境激发发散思维,发挥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作用。
关键词:真实情境;写人类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人物类文本阅读数量庞大,它对学生阅读、鉴赏、
总结、实践都有一定影响,因此加强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力度工作刻不容缓,利
用情境创设法提升教学效率也是各小学语文教师必将落实的任务。基于此,笔者
将从小学语文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特征出发,综合探究其应用策略,望对各小学
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1.小学语文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特征
一般说来,人物类文本都是利用独特的人物描写手法,结合背景、情节及人
物本身个性,展现所述人物的性格与其所反映的作者情感、社会现状。这类文本
在阅读时不仅要做到感同身受,还要洞悉其背后的深层意义。如何做到准确阅读,
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结合情境
。情境通常通过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1]
直接间接描写表现。多半情况下需要读者自己发现、自行体会、自主结合前文与
人物感受。介于小学生语文能力尚且不足,故正确地运用情境阅读鉴赏文章还需
要教师的积极帮助。因人物类文章较为复杂,故事背景独特,创设与生活有关的
情境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构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再者,人物文章细节
颇多,叙述顺序多样,学生不易察觉更难以摆脱“混淆”情况,因此创设问题情
境,带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答问题,无异于营造了优良的教学氛围。
2.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以提问方式创设有悬念的情境
人物类文章对环境描写一般较多,以环境烘托人物情感的情况十分频繁,因
此步步融入到作者刻画的情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创设悬念情境,引发学生好奇
心,让学生主动通过阅读文章的方式找到答案。该情境的创设往往需要趣味问题
的加持,所以教师在相关文本教学课堂中必须注意问题的设计引导,以落实阅读
教学任务。例如,在开展《红楼春趣》文章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问题引导、悬
念环境的创设带动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课程一开始,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
们有没有放过风筝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随后教师再
次提问“你们放风筝时是什么心情,有什么趣味事情吗?”有学生立马举手回答
“风筝飞不起来,跑了好久累死了!”“线断了,风筝落到树上了!”“和朋友
一起放特别开心!”随着学生的思维打开、情绪逐渐高昂,再借势将话题转向红
楼梦——“《红楼梦》里也有人在放风筝,但有乐有伤,有笑有哭,趣事不断。”
随即让学生到文章中自行找出答案,通过不同人物的描写找出每个人的心情特点,
再结合他们的生平思考人物性格。而在《半截蜡烛》阅读课上,则可以利用设置
悬念情境的方式吊起学生胃口——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合上书本,并简短介绍了文
章的内容,随后教师提问:“在这种危机时刻,眼看着蜡烛就要烧完了,杰奎琳
一家应该怎么办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在讨论达到顶峰之时教师又点
明故事走向:“究竟杰奎琳一家是否化解了危机,如果危机解除,又是谁做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此引导带领学生进入到阅读环节,通过关键词与描写
语句的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对杰奎琳人物有更为细致的了解。
2.2强化阅读背景,创设真实情境
每一篇人物类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背景,而人物的性格形成以及所做出的行动
常常和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只有正确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
从人物所处情境出发认识人物,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参透作者的写作目的。
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阅读教学中,可以首先先从正文前面的“梗
概”出发,让学生体会鲁滨逊在荒岛上孤立无援、极寒难耐的心情。随后要求学
生在梗概中圈出体现环境恶劣的字词和语句,譬如“乱石野草、凄凉、寂寞、恐
惧、野蛮”等等。同时播放描绘鲁滨逊生活情境的作品图片,又播放了《鲁滨逊
漂流记》系列电影、相关纪录片等等
。在学生感叹鲁滨逊漂流的困苦之时,教
[2]
师适时让学生找一找描写鲁滨逊面对这些困难的心情和态度,当学生默读文章,
结合故事背景感受鲁滨逊在荒岛上不畏恐惧、努力生活之况时,教师再提出分段
朗读的任务。而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背景音乐相配合。在读到环境
描写时,播放较寒冷阴森的背景音乐;而当学生阅读到“我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
境”时,又播放了光明激昂的音乐,让学生读者感受鲁滨逊内心中的坚定与乐观,
鼓励学生从鲁滨逊的角度出发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当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脉络以
后,教师可以提出角色扮演的建议
。让学生扮演鲁滨逊,通过智能设备的辅助
[3]
与环境的布置,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同身受,如此做到创设真实情境,加强该类文
章教学的有效性。
2.3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当文本背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时,学生便不容易将自身带入进文章
之中,便更难学会正确的文本阅读
。教师在进行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时,一定
[4]
要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过渡到文章的特殊背景,逐渐引导学生理解人
物的心情、性格,结合背景情境综合分析人物形象。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战士们所处的战争场景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比如在和
学生解释战火猛烈之时,战士们的周围就像置身在火炉之中一般——教师可以让
学生结合自己夏天在厨房锅边闷热滚烫的感觉思考,又让学生想象一杯开水倒在
身上的感觉,引导学生感受狼牙山五壮士所处的悲惨环境。不仅如此,还可以以
文中所描述的场景为参照面,让学生对比现在富足的生活,再结合狼牙山五壮士
的状况深刻分析他们拔手榴弹、跳下山谷行为背后所表现的伟大战士形象。
2.4运用发散思维,创设求异情境
求异情境,就是提供学生更多思考空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文章人物的
方方面面,这样一来,学生的发散思维便能得到充分激发,而求异情境也能让学
生认识到人形象的多面性、多样性。例如,在《少年闰土》人物阅读鉴赏时,教
师询问学生对“闰土”这一人物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试着用一个词说明。有学
生说“勇敢”,有的说“聪明”,有的说“可爱”,但也有同学说到他知道许多
“我”不知道的事情,是个“有趣”的人。也有同学提到,他是个害羞的人。也
有同学说闰土与“我”交好,最后哭着离开,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在教师与学
生共同创设的趣味求异情境中,学生们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发散思维结合各种
情节语句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又从人物形象出发看待“我”和闰土珍贵
的友情和快乐的童年,如此真正读进了文章深处。
结语
综上所述,情景创设下的小学语文人物类文本教学课堂更加趣味、多元且高
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再利用角色
扮演、模拟情境打造,以先进教育技术做辅助,最大程度发挥“情景创设法”在
人物类文本阅读教学中的主要地位。与此同时,教师应当贴合学生实际,将人物
生活背景、人物故事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在引起学生共鸣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
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便能更为主动地投入文章阅读中,也更能结合创新思
维,探索更加奇妙的语文世界。
参考文献
[1]夏国平.基于小学阅读教学情境创设优化浅析[J].新作文,2022(21):21-
22.
[2]黄邵震.阅读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辨析[J].中学语文,2022(11):21-23.
[3]吴红梅.探讨小学写人作文的教学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2022(03):56-
58.
[4]张来群.试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下的阅读教学[J].初中生世
界,2021(32):29-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