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基于“真实情境”的写人类阅读教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管小宏

摘要: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将阅读作为课堂重点进行教学。在实践过程

中愈来愈多教师认识到“情景创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故在许多阅读课

堂上都能看到情景创设法的影子。人物类文本阅读以情节描写人物、以人物表达

主旨,是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该类文本教学时一定

要积极创设贴合学生生活的情境、利用趣味逼真的情境引出文章主旨,再借以创

新独特的问题情境激发发散思维,发挥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作用。

关键词:真实情境;写人类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人物类文本阅读数量庞大,它对学生阅读、鉴赏、

总结、实践都有一定影响,因此加强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力度工作刻不容缓,利

用情境创设法提升教学效率也是各小学语文教师必将落实的任务。基于此,笔者

将从小学语文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特征出发,综合探究其应用策略,望对各小学

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1.小学语文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特征

一般说来,人物类文本都是利用独特的人物描写手法,结合背景、情节及人

物本身个性,展现所述人物的性格与其所反映的作者情感、社会现状。这类文本

在阅读时不仅要做到感同身受,还要洞悉其背后的深层意义。如何做到准确阅读,

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结合情境

。情境通常通过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1]

直接间接描写表现。多半情况下需要读者自己发现、自行体会、自主结合前文与

人物感受。介于小学生语文能力尚且不足,故正确地运用情境阅读鉴赏文章还需

要教师的积极帮助。因人物类文章较为复杂,故事背景独特,创设与生活有关的

情境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构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再者,人物文章细节

颇多,叙述顺序多样,学生不易察觉更难以摆脱“混淆”情况,因此创设问题情

境,带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解答问题,无异于营造了优良的教学氛围。

2.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以提问方式创设有悬念的情境

人物类文章对环境描写一般较多,以环境烘托人物情感的情况十分频繁,因

此步步融入到作者刻画的情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创设悬念情境,引发学生好奇

心,让学生主动通过阅读文章的方式找到答案。该情境的创设往往需要趣味问题

的加持,所以教师在相关文本教学课堂中必须注意问题的设计引导,以落实阅读

教学任务。例如,在开展《红楼春趣》文章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问题引导、悬

念环境的创设带动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课程一开始,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

们有没有放过风筝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随后教师再

次提问“你们放风筝时是什么心情,有什么趣味事情吗?”有学生立马举手回答

“风筝飞不起来,跑了好久累死了!”“线断了,风筝落到树上了!”“和朋友

一起放特别开心!”随着学生的思维打开、情绪逐渐高昂,再借势将话题转向红

楼梦——“《红楼梦》里也有人在放风筝,但有乐有伤,有笑有哭,趣事不断。”

随即让学生到文章中自行找出答案,通过不同人物的描写找出每个人的心情特点,

再结合他们的生平思考人物性格。而在《半截蜡烛》阅读课上,则可以利用设置

悬念情境的方式吊起学生胃口——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合上书本,并简短介绍了文

章的内容,随后教师提问:“在这种危机时刻,眼看着蜡烛就要烧完了,杰奎琳

一家应该怎么办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在讨论达到顶峰之时教师又点

明故事走向:“究竟杰奎琳一家是否化解了危机,如果危机解除,又是谁做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此引导带领学生进入到阅读环节,通过关键词与描写

语句的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对杰奎琳人物有更为细致的了解。

2.2强化阅读背景,创设真实情境

每一篇人物类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背景,而人物的性格形成以及所做出的行动

常常和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只有正确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

从人物所处情境出发认识人物,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参透作者的写作目的。

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阅读教学中,可以首先先从正文前面的“梗

概”出发,让学生体会鲁滨逊在荒岛上孤立无援、极寒难耐的心情。随后要求学

生在梗概中圈出体现环境恶劣的字词和语句,譬如“乱石野草、凄凉、寂寞、恐

惧、野蛮”等等。同时播放描绘鲁滨逊生活情境的作品图片,又播放了《鲁滨逊

漂流记》系列电影、相关纪录片等等

。在学生感叹鲁滨逊漂流的困苦之时,教

[2]

师适时让学生找一找描写鲁滨逊面对这些困难的心情和态度,当学生默读文章,

结合故事背景感受鲁滨逊在荒岛上不畏恐惧、努力生活之况时,教师再提出分段

朗读的任务。而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背景音乐相配合。在读到环境

描写时,播放较寒冷阴森的背景音乐;而当学生阅读到“我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

境”时,又播放了光明激昂的音乐,让学生读者感受鲁滨逊内心中的坚定与乐观,

鼓励学生从鲁滨逊的角度出发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当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脉络以

后,教师可以提出角色扮演的建议

。让学生扮演鲁滨逊,通过智能设备的辅助

[3]

与环境的布置,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同身受,如此做到创设真实情境,加强该类文

章教学的有效性。

2.3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当文本背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时,学生便不容易将自身带入进文章

之中,便更难学会正确的文本阅读

。教师在进行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学时,一定

[4]

要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过渡到文章的特殊背景,逐渐引导学生理解人

物的心情、性格,结合背景情境综合分析人物形象。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战士们所处的战争场景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比如在和

学生解释战火猛烈之时,战士们的周围就像置身在火炉之中一般——教师可以让

学生结合自己夏天在厨房锅边闷热滚烫的感觉思考,又让学生想象一杯开水倒在

身上的感觉,引导学生感受狼牙山五壮士所处的悲惨环境。不仅如此,还可以以

文中所描述的场景为参照面,让学生对比现在富足的生活,再结合狼牙山五壮士

的状况深刻分析他们拔手榴弹、跳下山谷行为背后所表现的伟大战士形象。

2.4运用发散思维,创设求异情境

求异情境,就是提供学生更多思考空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文章人物的

方方面面,这样一来,学生的发散思维便能得到充分激发,而求异情境也能让学

生认识到人形象的多面性、多样性。例如,在《少年闰土》人物阅读鉴赏时,教

师询问学生对“闰土”这一人物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试着用一个词说明。有学

生说“勇敢”,有的说“聪明”,有的说“可爱”,但也有同学说到他知道许多

“我”不知道的事情,是个“有趣”的人。也有同学提到,他是个害羞的人。也

有同学说闰土与“我”交好,最后哭着离开,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在教师与学

生共同创设的趣味求异情境中,学生们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发散思维结合各种

情节语句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又从人物形象出发看待“我”和闰土珍贵

的友情和快乐的童年,如此真正读进了文章深处。

结语

综上所述,情景创设下的小学语文人物类文本教学课堂更加趣味、多元且高

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再利用角色

扮演、模拟情境打造,以先进教育技术做辅助,最大程度发挥“情景创设法”在

人物类文本阅读教学中的主要地位。与此同时,教师应当贴合学生实际,将人物

生活背景、人物故事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在引起学生共鸣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

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便能更为主动地投入文章阅读中,也更能结合创新思

维,探索更加奇妙的语文世界。

参考文献

[1]夏国平.基于小学阅读教学情境创设优化浅析[J].新作文,2022(21):21-

22.

[2]黄邵震.阅读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辨析[J].中学语文,2022(11):21-23.

[3]吴红梅.探讨小学写人作文的教学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2022(03):56-

58.

[4]张来群.试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下的阅读教学[J].初中生世

界,2021(32):29-3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