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路径探析和实践思考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重视小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也备受相关人员重视。但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原有的教学评价模式瓶颈难以突破,因此,需要加强教学二者之间的耦合,促进教学融合,探索更加多样科学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路径,并将其利用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耦合视角下课堂教学评价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
关键词:耦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1耦合视角的小学数学概念
耦合就是指两个不同的系统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要素进行组合,并且实现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再生。而耦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则是使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两者互相融合,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发展。为此,我们以“耦合”为视角,以师生的素养提升为终极目标, 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耦合程度的分析与梳理,探索耦合互动 下联结路径多维度打造的成效[1]。小学数学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特有的认知水平,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方式,更应该关注数学本质.通过分析数学本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呈现[2]。耦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将原有的教学方法完全推翻,而是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突破原有的僵化思维评价模式,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与学两者的紧密结合。
2耦合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路径探析
2.1突破原有的教学评价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为教学指引方向,在耦合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二者的耦合。而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中,教学评价模式思维僵化,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单纯的只跟随教学评价的方向而定,忽视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对于知识的接受,教而不学、教学分离的现象比比皆是。而采用耦合视角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则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评价模式,充分实现教学之间的联动,使得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实现良好的融合,充分做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
2.2促进教与学的融合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尚未充分认识到教学结构之间的分离,使得整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难以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因此,促进教学融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耦合则是现阶段应充分发展的方向。若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耦合,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成果几个方面考虑,除了要考虑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需要以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为目标,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出发,对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为教学成果表示,设立新型教学评价模式,促进教与学的耦合。
2.3探索教学联合的评价机制
要想提高整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需要在偶合视角下改变现有的僵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学目标,探索更多耦合视角下的教学联合评价机制。在耦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改变原有单纯的以教师层面进行教学反馈的评价机制,拓展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反馈,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多方反馈的信息进行教学的改进,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并通过问卷调查、课后实践作业以及家长反馈等多种方式,使家长、教师和学生同时参与到课堂评价中,并实现当天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次日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一步理解和改进,在阶段中能够对教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所收获。学校和教师若想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符合新型教育目标的学生,需要不断的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特质,探索更多的小学数学教学联合的课堂评价机制。
3耦合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思考
3.1确立明确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同学段以及不同单元的数学学习内容存在着关联,而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注重教学质量与不同单元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为根本,注意教学评价目标的确立,这种教学目标也应该在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机制基础上,注重学生以及家长的参与,以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质量为标准,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学习内容确立适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目标确立时,还应注意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身价值观。
3.2制定合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合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既要包括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包括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偶合视角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授的内容以及某一阶段小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价内容,而教学评价内容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与改进,使其在学生能力的接受范围内,并针对学生自身特质设立不同的教学评价内容,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3构建情景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过程
在耦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3]。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在进行“厘米和米”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学生实际掌握厘米和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评价标准,使学生自己能够认识生活中对于厘米和米这一计量单位的应用,还可以在课堂中利用格尺等道具,将学生分组,互相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身高的测量,使得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对厘米的认识,加深对数学内容的认知,而学生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对自身进行自我评价,判断自己是否掌握了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教师可以在实际的小学课堂教学中,以耦合视角为基础,加强教学联合,并构建以情景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过程,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使得教学质量实现突破性的飞跃。
3.4采用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方法为考试评价,而单纯的考试评价方法不足以判断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情况,也难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价值,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提高对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并根据不同的评价方法判断学生不同的价值,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不单是指课堂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考试模式的多样化,而应从学生的表现、情感价值、以及对学生的观察层面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根本上突破现有的教学瓶颈,从而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飞跃。
结语:综上所述,若想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教学路径,首先需要充分理解耦合视角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突破原有的教学评价模式,促进教学耦合,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融合评价机制,以此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有效化。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耦合,从目标、方法、内容以及过程四个角度出发,建立更加明确的教学评价目标,并且应该引入多元的教学评价方法,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在设立评价内容时的合理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情景化的模式来丰富评价过程,充分实现教与学两个因素的耦合,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注意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悦心, 马云鹏. 基于数学本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5(1):6.
[2] 尹丽萍, 徐伟杰. 耦合视角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路径探析和实践思考[J]. 教育(周刊), 2021(48):2.
[3] 任平, 曾丽颖. "教-学"耦合视角下教学学术内涵及实践学理[J].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9(6):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