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教材更替背景下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研究 | ||
记录人 | 黄滢 | 学习时间 | 2025.5 |
标题 |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实挑战和应对策略 | ||
来源刊物 | 《小学教学设计》(总第801期37-40页) | ||
主要内容 | 1. 核心背景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各学科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相关教学。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需以英语学科为基础,通过主题整合其他学科知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但实践中面临多重挑战。 2. 现实挑战 语言与认知错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不足,难以表达复杂的跨学科认知,限制学习深度。 教学时间挤位:学科内教学任务繁重,跨学科课时难以保障,且缺乏命题导向,教师重视度不足。 教学路径模糊:存在“为跨而跨”的机械整合问题,主题定位、目标设定、资源支持等缺乏系统性。 3. 应对策略 语言与认知协同:基于学生语言水平设计主题,提供语言支架(如句型模板),通过绘本、分层学习丰富表达储备,实现“双向匹配”。 课时无缝整合:将跨学科任务分解到单元各课时,或在单元学习后结合实际问题延伸,通过课内外衔接解决时间矛盾。 情境化教学路径:以真实生活问题为驱动(如译林版六年级“Signs”单元中“为图书馆设计标识”),整合英语、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分阶段任务,并通过“教-学-评”一体化保障效果。
| ||
心得体会 | 这篇论文的实践探索很有启发。跨学科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要以真实主题为纽带,像“图书馆标识设计”案例那样,让英语语言与美术、规则意识等跨学科内容自然融合。 解决课时和语言难题的思路很实用:分解任务到单元课时、课内外衔接,再配合语言支架,既能兼顾学生水平,又能保证学习深度。这种让学生在做事中运用知识、培养素养的方式,真正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的价值,避免了形式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