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结题鉴定书
发布时间:2018-01-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惠芬

常州市武进区教科研课题

结题鉴定书

 

 

 

 

 

 

基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优化艺术教学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位: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组织鉴定单位:    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批准立项日期:       2015.03                       

期:                               

 

 

 

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本页格式不得变动,不得换页)

序号

姓名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对课题研究的主要贡献

1

蒋惠芬

教研组长、小中高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全面负责

2

王飞

教务副主任、小高

武进区采菱小学

调查研究、日常管理

3

骆英

教研组长、小高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调查研究、日常管理

4

袁晓红

副校长、小中高

武进区采菱小学

指导督查评价

5

马璟

教师、小一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组织研究活动,开展教学实验

6

王静

教师、小一

武进区采菱小学

组织研究活动,开展教学实验

7

朱敏

教师、小高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组织研究活动,开展教学实验

8

龚芳皓

教师、小高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组织开展研究活动,教学实验

9

陈雯

教师、小一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组织研究活动,开展教学实验

10

李晓冉

教师、小一

武进区采菱小学

组织研究活动,开展教学实验

(课题组核心成员包括主持人不得超过12人)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正确认识和把握小学艺术课程的人文价值,并从优化艺术教育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以及开展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活动等方面,探索出一套充分发挥艺术课程人文价值的具体策略。并根据充分发挥小学艺术课程人文价值的要求,改进艺术学科教与学的评价机制。

2、通过研究实践,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在艺术学习活动中不仅能较好地获得艺术知识,而且能够丰富人文知识,艺术知识,培养人文精神。

3、通过研究实践,深化艺术学科的教学改革。以发挥艺术学科人文价值为抓手,深化艺术学科教学改革,使本校艺术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同时促使本校艺术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增强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研究内容

1、对小学艺术课程的人文价值进行文献研究。通过研究,正确认识和把握艺术课程人文价值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不仅让孩子们认识,懂得美术、音乐作品,而且要让孩子们感受其中的人文价值。

2、基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优化艺术课堂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研究。艺术课堂不仅要有艺术技巧的目标,还要有感受人文精神的目标,了解文化背景的目标。失去了人文立场的艺术教育最多只能培养出一个高超的匠人,而不是一个能够享受艺术、感悟真、善、美的全面发展的人。

3、基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优化艺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的研究。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表达一定的人文性,思想性。要进一步转变艺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观,强调教师自身人文修养的提升以及“以爱育人”的人文关怀的教育思想和行为。

4、基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设计和开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活动。校本课程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同时进行。南田作品以及地方文化艺术的名人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在艺术教育教学中坚守人文立场的一个内容和支点,营造学生艺术能力形成的环境,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而不是僵化地死搬教材。

5、基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改进艺术课程教与学的评价,设计体现艺术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评价表。艺术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会不会某个艺术技巧,还要看学生能不能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其目标不是培养艺术家,重视的不是艺术技能,而是艺术素养、艺术理念和艺术品位,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情感体验和完美人格,即使学生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这种实践研究旨在探寻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面向大众的具有人文价值的艺术教育。

三、研究过程(本页根据内容,可增加页数)

一、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彰显校园文化。

3、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在“充电”交流中加快研究步伐。

(1)逐步建立课题理论知识库。(2)定期召开主题沙龙研讨。(3)参加各类培训,为课题服务。

4、多层次开展活动。

    5建立管理制度。

    二、探索、积累:

    1、本课题的文献学习涵盖内容很广泛,名人名家的传记、作品、题跋等,古今中外的关于艺术的教育文献等,当代教育现状文章分析等,艺术教育面临的问题等。越是学习,我们越是发现美育的价值。越是发现当前教育太偏重知识性、技能性,忽视艺术的人文价值。我们有目的地进行了学习和探究。

2、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解决问题。

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优化艺术教学,课题开展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我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我们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老师们不会刻意将一些优秀艺术作品深入研究,只是浮光掠影看一下,最多只是将相关知识作为课后或者课上的调味品,在教学的同时,比较随意,觉得可有可无。我们又进行了学生的调查问卷,都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自外地的儿童占80%。我们就武进、常州的博物馆、美术馆你知道几个,去过没有,有哪些藏品?在发放的200多份有效问卷中,知道的只有17%的学生,12.6%的学生去过。学生甚至觉得有点懵,不知道问的是什么。一句话,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生面前是受到忽视的,更别提艺术对人的熏陶了。

三年中,课题组精心组织各项活动,促使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提高,共同改变观念。在课题研究之下,我们进行了一次“你最喜爱的艺术家,最喜爱的绘画作品、最喜爱的歌曲……”的最喜爱系列调查问卷。

3、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指明前行方向。

通过学习调查,课题组成员明确到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探索出一套在小学艺术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策略,一方面丰富艺术教师,另一方面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让学生了解品味广博厚重的艺术在传承与弘扬民族经典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初步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

三、策略、研究:

1、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以及艺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立足艺术课堂教学,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以阶段为单位,在每一册教材中找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发到课题网让所有艺术老师学习了解,然后围绕课题制定出各自的子课题,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堂研讨活动。骆英老师的音乐课《法国号》《草原赞歌》,龚仿皓老师的《拉库卡拉查》在教学中以合适的角度、深度认识演绎了经典老歌,使艺术课教学充满情趣。围绕自定子课题“经典在美丽的故事中绽放”,马璟老师从神话入手,以《怪兽奇想》一堂课深深吸引学生,朱敏老师的《儿歌与童话》也是生动活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童话人物那高大的英雄形象和勇于创造、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陈雯围绕自定子课题“寻找音乐作品中的人文知识”,展示了《亲爱的回声》,而王静老师则是以《勤快人和懒惰人》使学生愉快地选择做勤快人。李晓冉老师的《我是一个小鼓手》,王飞老师的《美丽的房间》围绕她们的自定子课题“艺术无处不在”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2)运用校内校外资源指导学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作为艺术教师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价值内涵,还要认真捕捉每一个身边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校园内,此类设计和布置比比皆是,文明小径,书法墙,书法长廊,艺术橱窗等。这些都成为了我们课堂艺术教学的资源,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3)有机整合其他学科,彰显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们除了在艺术课上通过美术的色彩、图形的审美和音乐的音韵美教学中注重基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优化艺术教学的教学策略,还把科学课的一探究竟,语文课的经典诵读,数学课的加减乘除,英语课的口语交际都糅合在一起。自古以来就有“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诗画同源”的说法,诗人们常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我们让学生“古诗配画”,意在“以美带学,借学促。音乐课上引进经典的内容展开教学,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我们沿用古人的方式吟唱诗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吟诵诗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江南水乡的柔美,同时也增强了审美意识。然后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情感。

2、基于课堂,扎根兴趣,拓宽视野,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1)基于课堂、潜移默化、依托教材、拓宽视野。

(2)品赏经典在每天。

(3)妙品赏析在周末。

(4)艺术氛围齐营造。

3、小型多样的竞赛和活动,丰富了师生人文内涵。

(1)五花八门的竞赛。

(2)寻找乡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4、营造艺香馥郁的环境,熏陶学生的艺术气质。

    (1)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说话。

(2)精心建设了一条古色古香的文明小径。

(3)堪称东南亚一流的南田书苑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

四、评价、发展:

我们设计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师生情智发展。一池清水,只要击拍,就会产生阵阵涟漪。孩子的品赏过程,也只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

1.进行学期考评,检测积累效果

2.利用成长记录袋,实行动态评价管理

3.参加给各类比赛,调动学生艺术学习的积极性。

课题研究三年来,马小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很多比赛,获奖无数。舞蹈《暖》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中小学舞蹈比赛获得了常州市一等奖,并获邀参加江苏省舞蹈比赛,南田合唱团的合唱节目荣获常州市合唱大赛童声组优秀奖,短剧《健健变形计》获武进区、常州市短剧比赛一等奖。在常州市“爱常州.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青少年书法现场比赛中获二三等奖,每年的区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一二三等奖,每年的区中小学生书画摄影比赛获一二三等奖,“种好常州幸福树 喜迎党的十九大”——   第二届常州市合唱大赛获奖,每年的市“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比赛获一二三等奖……

4、创造多种机会,给予老师成长提升的空间。

艺术课题组还通过公开课、研讨课、参赛课等活动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王飞老师参加区级、市级、省级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从一开始对《漂亮的房间》这一课的目标确定延伸到人文目标的设立,让房间的“漂亮”具有“人”性化,虽是一堂手工课,却处处体现了人文性。马璟老师积极参加武进区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王静老师积极参加武进区音乐教研活动,李晓冉老师参加了区级、市级音乐教师基本功竞赛。老师们更是立足于课堂,开展模拟教学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更好地进行开发课程资源,拓展人文资源、展现文化内涵。

 

四、研究成果(简要陈述解决了哪些问题,发表或获奖的主要文章)

1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1)促使学生健全人格 

(2)促使学生乐学善思

2、教师的能力修养,教育理念得以提升。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人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中理解作品,提高人文鉴赏力。王飞老师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与探索》,蒋惠芬老师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与实践》,这些文章都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人文素养方面深入进行了探索。作为艺术教育者本身,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学古人,学传统,学自然,学做人。李晓冉老师的《低年级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探究》,马璟老师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与实践》等都对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颇有收获。骆英老师的《简约,让音乐课堂别样有味》获蓝天杯二等奖,蒋惠芬老师撰写的《戏曲美术》的点评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美术教育》上

此外,王飞、马璟、王静、李晓冉等老师老师分别分别在区、市、省上公开示范课获得好评,李晓冉老师荣获武进区音乐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常州市音乐基本功竞赛三等奖,马璟老师获武进区美术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王飞老师获得武进区、常州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获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二等奖。

3、素质教育得以深化,艺术学科教学质量普遍提升。

(1)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一套具体的策略,改进了学科的教学与评价机制,加强了艺术学科的教学研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我们做到了既面向全体,又针对个体,既全盘接受,又去粗取精,既摩习传统,又创新学习

(3)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在近几年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学校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评估获得好评。

五、成果推广打算

一、继续重视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文精神,使研究更深入,更有效,更有意义,更有益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艺术组的各位成员在艺术专业领域有更多的投入,更好的发展,以服务于自己的教育工作。

三、素质教育继续实施,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继续研究,不断改进。促使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使我校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六、鉴定情况(本页格式不得变动,不得换页)

 

工作单位

工作职务

技术职称

 

 

 

 

 

 

 

 

 

 

 

 

 

 

 

         鉴定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区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