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音乐课,我在音乐活动中教的意识很强,完成作品的愿望很迫切,很少甚至缺乏运用孩子的思维,我总是较多地运用消极的方法让学生为了我的教而学。无论是说话、唱歌、打节奏、舞蹈等,都是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机械地进行训练。经过这几年不断地观摩课堂、学习理论书籍,我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改变了。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知识,而是通过解决各种各样有趣的、有意义的课题来掌握知识。如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各种不同音色的乐器,编出相应的节奏来表现“你说、我说”“童年小竹笛”等等。学生将获得的有关音乐知识:音高、力度、节奏、音色、曲式等都在新情境中运用起来,复习与重复的方法也是建立在经验思维理论的基础上,现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了各种方法:探索发现法、听辨模唱法、感受体验法、情感陶治法、操作尝试法、综合运用法……等。这些方法取代了单纯示范、讲解、模仿。注重学生通过对物体的操作摆弄乐器、道具,经过亲身的感性活动去真正理解知识。
四、教学过程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大多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单向发挥作用,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集体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化在消极地坐、听、等待上。从而束缚学生双手与大脑,禁锢了学生的是难得给学生操作,内容与材料没配套,因此使学生难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现在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但也不忽视教育结果,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作用。音乐教学活动大多数显性的结果是关系到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获得,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情绪、相互合作自信心、成功感、坚持性……其实在学生认真参与活动中,因此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更不能理解为只有忽视结果,才此注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结果,更不能理解为只有忽视结果,才能注重过程,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如果你能注重教育过程真正发挥师生双向作用,那么必定会收到良好的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