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例如《四季歌》教学中:在歌唱教学环节完成后,我让学生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创作两小节节奏组合,自由选择乐器进行表演。等每一小组展示表演之后,我都要让孩子们先进行自我评价,再进行他人评价,最后我再作总结。自我评价主要是由自己小组成员进行设计理念的介绍;他人评价是由观看表演的同学们发现他们的优点以及不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认识,也能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便于自己发挥自己的优点,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改善自己的不足,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最终有效地进入音乐审美状态。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也就成为落实美育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从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力,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