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英语考100分时,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竟自己动手制作起谢师卡。后来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感恩的习惯 朱巧云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每天总要给我画张画:或大或小的白纸,铅笔线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嵌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姑姑,谢谢你亦或姑姑,您辛苦了。我问小侄儿,干嘛送我礼物。 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不忘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理所当然。 小侄儿未曾学过绘画,其作品叫做画,有点勉为其难。然其言语,却让我心尖儿涨满疼痛。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感恩的习惯。我在心里向他致敬时,他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母难日,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信任地问我:就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一点折痕,抹了又抹。母亲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的表情,深印在我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亦快乐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父亲木讷,不善言辞,先前在家一个月和我们说的话,加起来不抵我们一天和母亲说的话。我曾羡慕高中女友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然而现在想来,如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拖拉机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焉能有今天?不知是因为父亲第一次知道父亲节,还是因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他的手,从那天,父亲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除养育之恩,我更感谢父亲,是他让我悟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亦需要表达。家庭生活的感受,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成员爱的表达质量。 第一次,我给昔日恋人发出祝福短信。虽然,他曾舀走我的幸福,用最浅的勺子,带给我最深的痛苦,然亦是他让我更成熟,不再为丢了东西即使是最宝贵的真爱而伤心。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英语考100分时,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竟自己动手制作起谢师卡。后来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选自2006年11月21 日《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