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任何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期碰上一条或多条阴阴地觊觑着的毒蛇。有些人被咬了以后,受伤之余,狂怒,把蛇毒吸入体内,化为己用,在其他的日子里,不分青红皂白地咬噬无辜。也有些人,在被咬之后,痛定思痛,发展出应付危机与困难的智慧,他们掌握了避蛇的方式、学会了打蛇的方法,他们不怕蛇,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蛇。 怀里的扑满 尤 今 1961年,新加坡河水山发生大火灾。朋友那年七岁,随同家人仓皇出逃。他是家中长子,母亲把一只装满积蓄的巨型大扑满交给他,嘱他好好保管。走着、走着,突然有一名陌生的汉子走近他,提醒道:“这么大只扑满抱着满街走,太危险了呀!财不可露眼哪!”说着,取出了一块被单,快手快脚地代他包好了,交还给他,还慎重地嘱咐着说:“小心啊,别弄丢了!”他抱着扑满,宛若抱着人间的一团温暖,赶到母亲所指定的地方,坐在包得厚厚实实的扑满上面,安安心心地等。少顷,母亲提着大小包袱赶到,打开包裹,里面是一个装满废物的箱子,扑满呢,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对于当时家境贫困的他们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积蓄。然而,母亲并没有严词苛责,更没有施以体罚,只默默地叹气,自认倒霉。 这件事,是他人生一个很大的转折点。 母亲的宽容,给了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他日后包容他人错误的如海胸襟,然而,陌生人的奸诈狡猾却也让他在心中装置了一个永久性的警钟。以后,在长长的一生里,“谅解”和“警觉”,便成了他待人处世的座右铭。凭着坚定不移的原则,他宽恕那些无意犯错而诚心改过的人,然而,对于那些心存歹念的人,他却毫不手软地给予迎头痛击。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任何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期碰上一条或多条阴阴地觊觑着的毒蛇。有些人被咬了以后,受伤之余,狂怒,把蛇毒吸入体内,化为己用,在其他的日子里,不分青红皂白地咬噬无辜。也有些人,在被咬之后,痛定思痛,发展出应付危机与困难的智慧,他们掌握了避蛇的方式、学会了打蛇的方法,他们不怕蛇,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蛇。 (选自《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