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宁静的心境之下,人方得以自如地泛舟于现实和理想之间,出世为人,入世做事,不逐功名,只重进取,先耕耘,继而再潇洒地躬身拾取饱盈盈的稻穗于丰收季节,如此来尘世一遭,不亦悠然复快哉? 宁静的心 龙马御风 心,现在正逐渐变得宁静。 是真真正正的如高原湖泊那样的汪着宁静,而不是以往那种平素为功名利禄耿耿于怀,为待遇境遇忧心忡忡,念念不忘地提醒着自己要“宁静”、“从容”,心里却始终躁动着,在行动上更不见前进跬步。然后又周而复始。 此刻的我,就在一个阒寂的春夜,八九点钟时候,独坐窗前,敲打着电脑键盘,看黑字忽忽地跃上光亮着的屏幕,心里是异样的欣快。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诚哉斯言!觉醒和思考,是每个知识分子多多少少都会的;但如果在现实中疏于去主动掌握和累积生存的技巧,不能虚心、认真、虔敬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那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头”大而底盘小的沙堆,竖立成形尚不可能,更何谈据以垒砌起坚实的高楼大厦呢? 现实的严酷性,我们还是懵懵懂懂知道的,但关键是要积极而毫不气馁地具体分析它,然后去逐渐习得举重若轻地掌握、攻克它的本领,从而占领人生的制高点。近年流行的一本书,名字叫《细节决定成败》,其中阐述的,正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处理好生活中的琐细小节,就很难成就一番基业的人生至理———这看似平淡,实则深邃。 我在一本书上读到一则小幽默,说有个老书生,每次听人家谈话,总爱摇摇头说:“淡而无味。” 有一天,这位老书生跟一位客人谈话,问道:“最近有啥新闻?” 客人灵机一动,眨巴着眼睛笑答,“昨天傍晚,一条盐船被撞破了,所载的盐都倒进河中去了。” 老先生依然摇摇头说,“淡而无味。” 试问,如果我们对待生活都像这位老书生那样冷淡无心,不着意,不努力,那人生的一切岂不是都如白开水般淡然无味?人恐怕连呆在世界上都会觉得是个累赘呢。 宁静是需经修炼、难得持有的一种上佳心态,它源自对现实境况的清醒认识,建立在按条理、次序逐步解疑释惑,一步步战而胜之的从容不迫上,然后又收束于对全局的高瞻远瞩、了然于胸。当攀爬到一定的人生阶段后,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可喜的变化,仿若一泓清泉,清脆地泠响于静谧月空下,任由春江潮水连海平,我自闲庭犹信步。 在如此宁静的心境之下,人方得以自如地泛舟于现实和理想之间,出世为人,入世做事,不逐功名,只重进取,先耕耘,继而再潇洒地躬身拾取饱盈盈的稻穗于丰收季节,如此来尘世一遭,不亦悠然复快哉? (选自2007年6 月《杂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