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疗伤的最好方式不是忍耐也不是安慰,而是改变——改变生活环境、改变工作现状,进而改变精神状态。一种全新的生活才能让曾经的伤痛变得“麻木”。 让伤痛变得麻木 绘 丹 有一位心理医生为两个特殊的“病人”治疗。这两个病人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经历了巨大的不幸,一个破产、妻离子散,一个遭遇过车祸;二是他们都长时间地被“伤痛”折磨着,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心理医生用了不少方法,比如:药物辅助、语言开导、实例分析等,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两个病人仍情绪低落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心理医生经过再三斟酌,决定进行一次大胆实验:采用“麻木伤痛疗法”。心理医生请求外科医生的帮助,并征得病人的同意后,开始着手实施方案。 一个病人有一颗虫牙,外科医生将其拔掉,而且不打麻药。病人疼痛难忍,医生仍狠心继续“手术”。病人大叫,我实在不行啦!医生决定给他打麻药针,顺利拔掉虫牙后不久,牙床疼痛不止,医生再次给他打了麻药,而且加大了一些剂量。病人很快恢复了正常状态。 另一个病人允许医生用小锤敲击他的脚趾,被击打后的脚趾像被针扎了一样的疼。医生让他忍着,病人疼得在床上打滚。医生用冰块敷在痛处,然后又洒一些专为拳击手准备的喷雾剂。病人不一会也恢复了常态。 外科医生的工作完成后,心理医生开始询问病人刚才的感受。一个说,疼痛难忍时不打麻药可不行,打过麻药后没什么感觉,一点不疼了。另一个说冰块和喷雾剂作用真大,脚趾全麻了,一点痛感都没有。心理医生又问,现在感觉如何?一个回答,牙还有点疼,基本好了。另一个回答,脚趾还有一点酸,已经不疼了。心理医生听后笑了笑。 心理医生接着说,外科医生是用局部麻醉法来治愈你们身体的伤痛,而我是在用精神麻醉法来治愈你们心灵的伤痛。两个病人都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笑着说,就是在你们心灵的伤痛处也打上“麻药”、敷上“冰块”、喷上“雾剂”,不过这得需要你们自己去完成。 我们自己去做?两个病人仍很迷惑。心理医生说,去寻找治愈伤痛的办法,不能总让自己处在原有的状态;说得具体一点:改变生活环境才能改变心理状态,寻找新的快乐才能“麻醉”原有的伤痛;你们必须去尝试新的生活、新的工作。 两个病人遵“医嘱”去做了:一个重新起步当起了推销商,忙碌的工作让他无暇顾及过去;另一个走出家门,时常和朋友聚会,欢乐重新回到他身边。 给心灵疗伤的最好方式不是忍耐也不是安慰,而是改变——改变生活环境、改变工作现状,进而改变精神状态。一种全新的生活才能让曾经的伤痛变得“麻木”。 (选自2007年2月《杂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