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里能有这样一盆“清水”在,或者说能让孩子成长在这样一盆“清水”里,孩子“变坏”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孩子只会越变越好。 养豆腐与养孩子 陈大超 到菜市场去买菜。见我是个老买豆腐的,那个卖豆腐的就笑着冲我说:“怎么,不买块豆腐吗?”我说现在天气热,都下午了,你这豆腐没坏吧?她说:“你放心,我这豆腐是养在清水里的,不会坏。”果然,她的豆腐都放在一盆清水里。她还拿起一块放到我鼻子跟着,“你闻闻,要是变了一点点味,我就不卖给你。”我闻了闻,真的没有一点点异味,便掏钱买了一块。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品味她的这个“养”字。把豆腐放在清水里“养”,当然不是为了把豆腐养大。 但在这个卖豆腐的人看来,在这样的高温天气里,如何能让她的豆腐保持住原有的品质,不在外来细菌的感染下变坏,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卖豆腐的把豆腐放在清水里养着,是让清凉的水把空气中的细菌隔开,也是让清凉的水维持住豆腐原有品质的条件。应该说,她这样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我觉得,这件事真正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卖豆腐的给我们平常说的“养”字,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养,不仅仅是提供某种条件使我们养的东西不断长大,而且也是创造某种条件不使我们养的东西变坏。 我立刻就想到了养孩子。有些人养孩子,是只想着把孩子往大处养的,眼望着孩子一年一年长高了,长得有模有样了,他以为就尽到“养”的责任了。在这种“养“的过程中,孩子是不是容易感染到某种不利于他保持美好品性的东西,甚至是不是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变坏了,他是想不到的。另有些人养孩子,却是注意为孩子准备“一盆”既可以保持住、也可以培育出孩子的美好品性的“清水”的。 这样的一盆“清水”,我想,至少要由这样一些要素来构成:父母在为人处世上能够起到言传身教作用、与父母来往的朋友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生追求、家里拥有足够多和足够优秀的藏书、家庭气氛平等而和谐、家里不存在非法的经济收入、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自觉接受各种规则的约束。 一个家庭里能有这样一盆“清水”在,或者说能让孩子成长在这样一盆“清水”里,孩子“变坏”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孩子只会越变越好。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