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善待每个生命.因为每个生命的背后都有一双期待的眼睛。 一个母亲的期望 明卫红 作为母亲,孩子的降临曾经给我带来幸福的憧憬,孩子今年14岁了,每天看着身高和我差不多的她依然诧异:日子怎么过得这么快啊?那么个小东西怎么转眼就长大了呢?那个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哭泣的小女孩哪里去了?那个缠着我买书讲故事的小女孩哪里去了?那个自己不吃肯德基把钱送给小乞丐的小女孩哪里去了?那个缠着我问为什么一年只能过一次生日,为什么1要唱“多”,为什么我叫“宗明子”的可爱的小女孩哪里去了? 作为母亲,我也知道爱到不爱的道理,比如鹰妈妈就能够在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就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物扔掉,幼鹰怕被树枝上的针刺扎到就爬到巢穴的边缘,鹰妈妈再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这时它们就会拼命拍打翅膀防止下落,于是它们学会了飞翔。故事很动人,可我却做不到,一次次容着孩子在被窝里赖一会儿,一次次忍不住为孩子收拾桌子,一次次情不自禁帮孩子扣上扣子——我恨自己做母亲的智商不如老鹰。 曾经读过张晓风的一篇文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者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著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播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所以,每当孩子走出家门的时候,我都吩咐孩子要小心点,要遵守交通规则,我又默默祈祷:过路的人们,请你们都遵守交通规则,不要碰倒我的孩子,我要看到我的孩子安全回家。 作为母亲,我期望学校食堂的师傅能够如我一般的心疼孩子,能够把菜做得精致一点,至少鸡蛋不要炒糊了,菜汤不要有虫子,不要天天都是黄芽菜。 我不希望学校的周围被各种小商店包围,我期望学校的小卖部少卖些孩子喜欢的味道好但是质量却难以保证的膨化食品,我期望学校外面少设些油炸小吃摊,因为孩子还小,在选择食物的时候缺少理智。 我期望电视上少些什么“非常”、什么“超级”、什么“幸运”的让人快乐死的玩意儿,因为孩子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他们天天在枯燥沉重的学习和浮浅轻松的娱乐之间撕扯挣扎,我给孩子讲一百个“卧薪尝胆”的故事也比不上她周末看的一个娱乐节目,“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啊! 爱因斯坦同时也是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曾经指出“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险精神,来源于一种深厚的宗教感情”,这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国外家长常常问孩子:今天你问了老师几个问题?今天你快乐吗?而我问得最多的就是: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吗?考了多少分?每天晚上看孩子趴在书桌前应付作业,然后睡眼蒙陇地上床,早上再睡眼惺忪地起床,我很心疼孩子,总觉得孩子的睡眠不足,所以,我期望学校能少布置些作业,多关心孩子的健康,多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作为母亲,我有很多困惑,每天我都在想,容我多疼爱我的孩子一点吧,可是,我又责怪自己是个没有理智的母亲,同样我也有很多期望,期望孩子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能善良、真诚、友好地对她,可是谁来帮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至少是相信血缘的,就凭这一点也够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爹娘的心头肉。 其实,只要每个人都能想到这一点,那么这个社会怎么会有那么多见利忘义、那么多丧失道德底线的人存在呢?推而广之,我们要善待每个生命.因为每个生命的背后都有一双期待的眼睛。 (选自2007年3月22日《南通广播电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