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本是人们最憎恶的,然而,当欺骗的本意是善心和亲情,又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因为这种欺骗,叫真爱。 有一种欺骗叫真爱 胥子伍 有个男人下岗后靠蹬三轮车养家糊口。在热闹的路旁等客,他总是用鹰一样的眼神搜寻着顾客。起初同行以为他是为了抢生意,后来才知道他是怕遇到乡下的熟人而难为情。 逢年过节,男人便不出车,而是到农贸市场买回油、米、粉丝、花生等,然后用单位发的福利大米的袋子装米、封口。油也用10斤的油壶装满,花生六斤称秤,粉丝也不例外。第一次妻子见他的傻样,脱口而出:“你有时间做这些无聊的事还不如出去拉几个客!”他欲怒无言。妻子一时感到自己有点过分,想想男人本来有不错的单位,突然下岗了还能吃这样的苦,鼻子一酸,落下泪来,从后面抱住男人,请他原谅刚才的过激话语。男人转身,拥着妻,吞吞吐吐说出他的目的。 原来以前过节,单位总发大米、油等这些东西,他总会送一半给乡下的父母。尽管父母在乡下并不稀罕这些,但为儿子有个好单位而自豪,所以很乐意接受。如今下岗了,他不想让老人家知道,怕他们担心,所以…… 妻子被他的细腻感动了,以后过节,总会帮着男人做同样“傻举”,欺骗乡下的两位老人。 这个男人,就是我的大哥。 有个女人和丈夫外出打工,日子过得很清苦。她每天早晨三四点就得赶去农贸市场贩卖蔬菜,丈夫则在一个建筑工地做苦力。然而,一到过节,他们总是穿戴一新,提着大小礼品回家看望父母,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外工作清闲,钱不难赚。父母早已从她清瘦的脸上洞悉了一切,一次次拒绝了她的礼品和钱。 一次,母亲因为要去城里走亲戚,找了几个邻居才借到一双皮鞋。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再次回家,她买了双新皮鞋给母亲,但按照母亲的脾气,肯定拒收这新皮鞋。她灵光一闪,吩咐丈夫把新皮鞋折皱再撒上尘土。 见到父母,她满脸难色:“妈,这次我按你的意思,真没带什么礼品。不过在城里的垃圾堆里捡到这双不是太旧的皮鞋,正合你脚,就带回来了!”母亲接过鞋吹干净灰尘,一边试穿一边惋惜道;“这城里人真够浪费的,好端端的一双鞋就扔了。以后我也不用问人家借皮鞋了。”她和丈夫会意一笑,母亲又来了一句:“以后留意给你爸也捡一双,他也没穿过皮鞋呢!” 之后,她又如法炮制了一双“旧皮鞋”给父亲。 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姐姐。 有个小青年高中一毕业,就被亲戚介绍到上海一家船厂打工。他省吃俭用,每月定时给父母汇钱,想早日让家里盖上三间瓦房,脱离那低矮阴涩的茅草房。 工作不足半年,他被上海光怪陆离的生活熏晕了头,一日偷了几个同事的工资卡,刚取了钱就被当场抓住。这下他懵了。亲戚一脸失望去看他。他低着头,满是悔恨的泪水,突然,他“扑通”跪下来,哭着请求亲戚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他的父母,就说他被船长派到国外学习技术,三年后才能回家。亲戚答应了,还帮他汇款回家修建瓦房,了却他的孝心。 在狱中他积极改造,提前一年释放。那一年,他没日没夜在搬运站工作,简直就是拼命。他用汗水为自己赢得了一笔钱,拿钱还给亲戚时,亲戚拒绝了。说早点回家看看父母吧。 回到家,往日的茅草屋变成了青砖瓦房,他的心中顿时五味俱全。父母见他满脸憔悴,关切地问:“是不是国外太苦了?”他哽咽一句:“只是水土不服。” 这个青年,是我的堂弟。 欺骗,本是人们最憎恶的,然而,当欺骗的本意是善心和亲情,又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因为这种欺骗,叫真爱。 (摘自《金色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