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话的宝贵之处首先在于“常”,即:正常而不反常。有些低于正常话的粗话、野话、荤话、秽话,虽然冒充家常话,实际上它恰恰是家常话的大敌!优质的家常话虽然有通俗性,但首先看重的是“通”,即:通世理,通人情。当然,也包括通国语。 走回“家常” 毛志成 家常饭最好吃,家常话最中听,家常衣裳穿着最舒服,家常之物不可缺少,家常之事不可轻看,家常道理必须尊重。 对上述的话最相信也最认可的人有两种:一是本身就是平平常常但又朴实厚道的人,一是名高位显但有真德真智的人。若是相反,虽然是平民但不朴实厚道,虽然是“上流人物”但未摆脱“下流意识”,这样的人都会看不起“家常”。 举例说,一个虽然过的是平常“小日子”但又以勤俭为本的老百姓,绝对会认为家常饭最好吃。而一个虽然本身颇穷但一有机会就到富人家里吃“蹭饭”的人,回来后你要向他说“家常饭最香”,他肯定骂你是胡说八道。 同样,一个天天被各种应酬、奢华酒宴骚扰得苦不堪言,且又打心眼里厌恶此事(只是难以挣脱)的人,他往往最怀念家常饭、家常菜的香。而一个“烧包”式的暴发户,一个天天干贪污受贿、恶性享乐之事的赃官,或一个名气超大、收入超丰且又视“摆阔”为心神俱乐的人,你要向上述人说家常饭最可口,他们定会一百个瞧不起你,暗骂你是土包子。 事实上呢,最香的又确实是家常饭、家常菜。何谓“家常”?有家的温暖感且又不浮不奢之谓也。而有人,吃东西首先吃的是名目、价格,甚而吃到肚子之外,全然不理会实际营养的超量或不足,这既不是德者所为也不是智者所为。 同样,家常之物(包括衣、食、住、行之物)首先必须是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有用之物的缺乏当然不会幸福,应当努力争取到。即使是有用之物但超量、超价、超奢、超赘也就成了另一种废物,最终累己累人而已。 我这里要特别说一说家常话、家常理。 当然,家常话、家常理也不能滥用,有些话和理是不能太“家常”的,否则也是粗俗、愚昧的标志。举例说,自然科学中的定理、公式、法则、实验报告,一定要尊重“术语化”,不能用家常话去表述。 社会科学中的学术论文,以及行政部门发布的条令或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还有财务部门的盈亏总结、收支汇报,都要使用高于家常话的规范语言,不能用“哥们长”、“姐们短”式的俗话来表达。否则,用家常话去表达固然可以使之“生动”,但很难做到准确、精确。 至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聚到一起,最通用的是家常话。连家常话都不愿讲、不会讲,只乐于耍弄官腔、学问腔、名人腔,就有些名贵而实贱了。 家常话的宝贵之处首先在于“常”,即:正常而不反常。有些低于正常话的粗话、野话、荤话、秽话,虽然冒充家常话,实际上它恰恰是家常话的大敌!优质的家常话虽然有通俗性,但首先看重的是“通”,即:通世理,通人情。当然,也包括通国语。 (选自2007年5月15日《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