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奶声奶气地宣布:“妈妈,我要跳到火星上去”时,你也别轻易地嘲笑否定,多少年后,谁知道他是不是第二个阿姆斯特朗呢? “我要跳到月球上” 陈鲁民 妈妈正在厨房里洗碗,她听到十岁的儿子在后院里蹦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吗呢?”儿子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你能猜到妈妈是怎么说的吗?妈妈没有泼冷水,也没有嘲笑他“发神经”,她说:“好,不要忘记回家哟!”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国著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少年的志向对于成年后的事业成功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阿姆斯特朗的成功只是带有偶然性的个例,那么,英国一项持续30余年跟踪上万名英国人生活的调查也表明,志向远大的孩子成人后事业更成功。英国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被调查对象在11岁时写的展望自己未来的短文,然后将短文内容与作者42岁时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分析显示,即使孩子当时家境贫穷或能力不那么强,在小学时如果志向远大,长大后事业成功的几率就大得多。在11岁时便有专业技术职业抱负的孩子当中,50%的人42岁时在从事这类职业;而没有类似职业抱负的孩子中,这个比例仅为20%。(《参考消息》10月13日) 少有大志,而后来大获成功者,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确实屡见不鲜。恺撒小时候和同伴做打仗游戏,就喜欢以“万邦之王”自居,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出入“凯旋门”。刘邦儿时看到秦始皇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的出巡队伍,便立志“大丈夫当如是”。孙中山读私塾时就自称是“洪秀全第二”,立志要推翻这个丧权辱国的腐败朝廷。毛泽东13岁离家外出读书时,写了一首大气磅礴的诗留给父亲,表明远大志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周恩来上小学时就立志要“为中华腾飞而读书”。经过努力奋斗,他们后来都实现了自己儿时的志向,成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巨人,印证了一句老话:“人生有大志,何处不翻飞”? 为什么会“有志者事竟成”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一个没有奋斗目标,没有远大志向,走一步算一步,活一天算一天的人,浑浑噩噩,无所用心,是不可能事业成功的。而一个有志向的人,志向越大,前进动力就越大,对自己要求就越严,工作标准就越高,坚持时间就越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被压倒,能坚韧不拔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往往会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踏上成功的坦途。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王守仁也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而,成人立志,固然重要,少儿立志,尤为珍贵。对于孩子们的志向,一定要热情鼓励、爱护、引导,不能因其幼稚而嘲笑,不能因其“狂妄”而泼冷水,不能因其“荒唐”而棒喝,不能用我们的认识局限来限制孩子们的富有创造力的想象,设想一下,倘若当年阿姆斯特朗的妈妈对于儿子的奇思妙想大加呵斥,兜头一盆冷水,那么,几十年后,第一个登上月球,高声宣布“对于我是一小步,对于人类是一大步”的宇航员,就可能另有其人了。 所以,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奶声奶气地宣布:“妈妈,我要跳到火星上去”时,你也别轻易地嘲笑否定,多少年后,谁知道他是不是第二个阿姆斯特朗呢? (选自2007年第10期《杂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