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不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如果你当不好士兵,甭想当将军;如果你当不好员工,甭想当老板。 如此“理想” 燕赵剑客 日前,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播出了访谈几个少儿的节目。鲁豫问孩子们长大以后想啥? 这是一个十分熟悉的问题,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被老师或家长提问过。上个世纪60年代初,俺背上小书包,走进小学校,然后,就天天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一次,老师让俺们写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老师还公布了统计结果: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当工人和解放军战士,还有选择当售货员、炊事员、驾驶员、医生、护士、技术员的等等,因为崇敬老师,俺的理想是当个教员,而且是小学教员。 真是沧海桑田,今非昔比啊!和如今的孩子一比,俺们当初就是一群小傻子。 在节目播放中,孩子们的回答不仅让老练的鲁豫几次“哎呀”,也让俺跟着一块“哎呀”,被孩子们的“率真”而惊讶! 一个孩子说,我长大要当大老板,有好多好多的钱! 一个孩子说,具体当什么我还没想好,但一定要当有权有钱的。因为有权可以管人,让他们都听我的!有钱可以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一个孩子说,我要当富婆!鲁豫问她怎么当富婆?她说,怎么都行,只要能当就行!因为当富婆可以住好房子、坐好车,什么都有! 俺当然知道孩子们是天真无邪,对孩子们的“理想”,大可不必太较真儿。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人这一辈子,在青少年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所思所想,确实对今后的人生之路有潜移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有两篇小学课文就影响了俺一辈子,一篇是《狼来了》,它让俺做了个诚实的人,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说谎是要受惩罚的。另一篇是《列宁与卫兵》,它让俺做了个坚持原则的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伟大的列宁,没带证件,也不能走进克里姆林宫。还有,学习雷锋让俺总觉得能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也不知如今的小学课本是否还有这两篇文章?听说课本正在“吐故纳新”,请走了鲁迅,迎来了金庸。也许,改造国民劣根性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或者无须完成了? 俺之所忧,并非孩子们想当大老板、发大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批世界级大老板为国家发大财的,多出一些比尔·盖茨才好呢!我之所忧是为啥没有孩子选择当工人或农民。没有工人和农民,我们吃啥,用啥?有人会说,你忧啥?总会有人当的。我还是担忧,如果是抱着当大老板、发大财“理想”的人当了工人、农民或普通员工,他能干好吗?他能甘心吗?总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为啥不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如果你当不好士兵,甭想当将军;如果你当不好员工,甭想当老板。 (选自2007年9月21日《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