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馆情介绍 馆内公告 读者须知 上架新书 推荐图书 小故事会 精美文摘 南田苑 论文精选 读书成长 阅读指导 学校首页
 
  图书馆简介
 
我校图书馆创办于 1998 年,开设于综合楼三楼。现今全馆建筑面积达 562 平方米,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藏书充足,为全校广大师生汲取知识之最佳场所。馆内设有书库、教师资料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学生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有书柜 62 个、书架 10 只,电子阅览座位 20 个,学生阅览室能同时容纳 222 人;教师资料室、阅览室有书橱 5 只、书柜 5 只、报…[详细]
 
  馆内公告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网站 >>专题网站>>图书馆>>论文精选>> Blog带来网络时代的“新文化”浪潮
Blog带来网络时代的“新文化”浪潮
发布日期:2004年02月23日     点击次数:     作者:沈小伟      来源:本站原创

近来我逐渐注意到,每一个申请Blog的老师和研究生都要为自己的Blog命名和写一段鼓励的话,这些名字和警句已经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由于Blog反映和记录的是每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往往是人们长期思考的结晶。所以,从Blog上看到的名字和一句话,有可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思维的精华。
山东的一位小学校长陈忠心在自己的Blog上写道:

回味无穷的话:

近期浏览了许多朋友的BLOG,感觉每个人BLOG主页前面的一句话值得细细品味,集结部分,一块分享。
1、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 but the kindling of a flame. 苏格拉底) ——东行记
2、我们需要像自由呼吸空气一样获得开放教育。----OEDU.ORG
3、lifelong (e)learning (编者译:终身学习or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毛向辉
4、只要有了目标,你就可以充满自信,可以跨越艰难险阻,可以勇往直前,生活之门永远为你敞开。----经春秋
5、On my way.... (编者译:在人生的旅途中or在路上or探索中)----陈晖
6、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居有竹
7、我的追求,我的困惑,我的声音,我的友谊。----王立军
8、未来刚刚发生…… ----李馆长
9、世界太大,我只想看的更多 ----别处风景
10、留住我们的岁月,记忆我们探究的足迹。-----留住我们的岁月
11、星耀中华,龙舞天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星 耀 中 华
12、人生就象一叶漂浮在河流中的扁舟。就象是天上的一朵云彩,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吹散。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珍惜你的时间,写下你的感受。----漂浮的云彩
13、宁静以致远,勤思以明志 ----宁静致远
14、在虚拟与现实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虚拟与现实
15、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理想和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么就一定能成功!-----海阔天高
16、花开的芬芳沁人心脾,花开的声音扣人心弦!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心灵的碰撞!-----张宁
17、渐行渐至 ----麦瑞
18、书写心中话语,记录人生轨迹 ----人生的足迹
19、Learning, Thinking & Researching-----wujian's blog
20、教育是技术又是艺术,教育是科学又是哲学,借网络之优势,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齐伟
21、敞开你的心扉 调动你的思维 在这里留下你智慧的痕迹!乐侠

上海浦东进才北校潘裕翼校长创立了自己的教学研究Blog,取名为“e-classroom”,http://{域名已经过期}/index.jsp潘校长在自己的e-classroom社区Blog中写道:
课堂教学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整合、融合还是凑合?学无止境,思无止境,课堂实践永无止境。发现问题,发现自己,发现未来教学的奥秘;披露心迹,披露过程,披露研修反思的焦点。欢迎共享,欢迎批判,欢迎同酿体验的“蜂蜜”。
e-classroom社区收集了许多文章,其中一篇是:叶澜教授谈互联网的震动,摘要如下:

叶澜《识“网”》/《人生杂感》/《教育参考》2000年6期

网络世界的诞生是20世纪来的头号大事,是网演化到今日的极至状态,也是人对网功能开发的又一次重大跃进。它的起点可能和网络系统的传输物性质的变化有关。网络性质上的传输物,经历了仅仅是实物,扩大到能量,而后再介入承载着信息的人类各种符号系统等三个阶段。与此相伴的是传输系统本身质料和技术的变化。符号系统的传输,使人际交往冲破了时空的限制,打开了人的视野,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个人实际生活其中的虚拟世界,极大拓展和改变了人生存的时空状态。然而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只要你不只在网上浏览、寻找或吸收信息,而是自己也设主页、设网站,发表信息参与交流,那么你不仅是虚拟世界的观赏者,而且是虚拟世界的创造者。由于在每一网点之间都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互动,在互动中就会有新的信息生成,网络世界就成了一个由参与者共同创造的生生不息的新世界了。网络自身呈现了生命状态!这怎么能让人不惊讶、不感叹!网的意蕴,由实到虚、由静到动、由死到活,这多么让人意外,又多么的了不起!﹍﹍
就我而言,互联网给我的震动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它的机制:因互动而生成,因生成而更新,因更新而呈现出生命特征。(P:有生命力的人最能接受有生命特征的教育环境,如合作生成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正如有活力的社会最能吸收创新。)我们通常想到的是把某些内容上网,或下载网上的内容、或通过互联网进行交往。但是我们为何不反过来想,把虚拟的网转换成一个由真实的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
倘若如此,我们就可以把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是所谓的“好生”还是“差生”,都视作既能产生信息资源,又能接受、加工信息资源的独立网点。课堂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任务,各网点间,通过各种不同组合,不同方式进行沟通和互动的过程。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与传统的教学机制相比,最大差异就是:把学生不只看作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把教师不只看作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不只把教学看作予设计划的执行,同时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过程。(P:与叶教授的课堂观、新基础教育理论一致。但是否教师的地位仅如一个普通网站,或者应如一个热门网站?)倘若如此,在欧洲许多学校沿袭了近三个世纪,在中国沿袭了一个世纪的,由十七世纪中叶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所提出的教师“只能坐在他的座位上面,让所有的学生全都看得,听得见,正同太阳把光线照在一切事物的身上一样。反之,学生便把他们的耳朵、眼睛和思想全都用到他的身上,只是他所告诉他们的一切事项﹍﹍他们全都要注意”的单向式班级教学传递模式,将更新为充满活力和创生、发展可能的互联网式的教学模式。
虚拟的互联网的发展呼唤技术,真实的互联网式的教学呼唤独立、主动投入、积极沟通的活动主体,同时也将创造出这样的主体。这就是至今为止我所识的“网”。(P:“独立、主动投入、积极沟通的活动主体”,类似一个生命肌体的组织状态,是否即“生命特征”。与生命相似的是①个体的主动投入②互动③能不断自我发展和创新。)

作文题:
从Blog的名称看时代的变迁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