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图书馆创办于 1998 年,开设于综合楼三楼。现今全馆建筑面积达 562 平方米,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藏书充足,为全校广大师生汲取知识之最佳场所。馆内设有书库、教师资料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学生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有书柜 62 个、书架 10 只,电子阅览座位 20 个,学生阅览室能同时容纳 222 人;教师资料室、阅览室有书橱 5 只、书柜 5 只、报…[详细]
|
|
|
|
 |
|
 |
发布日期:2004年03月12日
点击次数:
作者:蒋正伟
来源:本站原创
|
曾几何时“素质教育”以教育改革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帘,多少爱国人事为此激动不已,期望它能吹响中国教育改革的号角。但是,事过境迁我们有一次陷入了疑惑之中,到底“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我们带来些什么切实的改变呢?笑天不才却要妄揣圣意。
第一、“素质教育”是求大同的结果
教育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其背后客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物质基础的制约下,难以以一种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改革。但是,分类、分层的实施即不易推行又难以保证改革的质量。在这种两难的客观情况面前,又要推进改革的进行,无奈之下只好提炼出改革的目标----“素质教育”来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这是教育部门领导们的客观困难,其“素质教育”的产生也是自然而又合理的,没问题!但是,我们的下层领导却难以领会你们的用心良苦。我知道其实你们的主要寓意是“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权利下放”,下放到教育的第一线,但是,我们的教育一线总的来看是一直在等啊!等着上面的领导那出更为具体的、更为可行的方案来。
“素质教育”的提出、产生都是正确的,只是我们的宣传有不足,指使我们的改革成效不够明显。这只是教育改革缓慢的原因之一。
第二、“素质教育”在没有好的改革方案情况下的权宜之策
在我们先行的教育体制和机制上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存在巨大争论的问题。所以,消除分歧的最好办法就是缓兵,就是维持。这体现着管理者的无奈,人才难的呀!思想难得呀!这种无奈在很多领域都存在这是可以理解的。
真正的考验是在有了可行的思想以后我们的反应!怎样才是务实?怎样才是扯皮?
第三、“素质教育”在一线不应该也是口号
上面说了从全局、从集体教育改革应该是合理的口号,但是,一线你可不要只是跟着喊喊而已啊!当然你们一线也有苦衷,没有自主权、指标的牵制、领导的统筹安排等等体制和机制的困难。但是,面对教育事业的神圣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是可以克服的,关键是大家的决心和历史责任心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高层其实是期望能引起一线的百花齐放,但是确是万马齐喑的维持、延续。有人看了这句话一定要骂我的,可我不怕。我怕的是有人还会无动于衷,这样的人是麻木的,这才是最可怕的,我们静观其变!
“素质教育”是在合适的历史时期、合理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正确的教育方针,任何人不能指责它的产生和存在。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的行动,是否将其最大可能的落到了实处。我们需要发扬我们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总结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