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 (第四册)第二教时
执教者:马杭中心小学 王敏亚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如果碰上这样的恶人,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
二、教学目的
1. 研读课文,读懂寓意。
2. 理解“上游”,知道水的流向。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理解狼说的话是故意找借口,读好狼和小羊的对话。
四、教学难点
理解狼为什么要找借口。
五、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狼和小羊》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狼,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小羊?(板书:凶恶 温和)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认识这只凶恶的狼,和这只温和的小羊交个朋友。
3.请小朋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起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边读边思考:你读完后知道了什么?
这时狼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想什么?它怎么吃到小羊呢?(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4.小组讨论
那狼找了几个借口,小羊又是如何反驳它的呢?下面我们分组来讨论一下
(1)找了几个借口?
(2)羊是怎么反驳它的?
(3)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a.交流:1.狼说的第一个借口是说小羊把狼喝的水弄脏了。(指导朗读)小羊是怎么反驳狼的?
“我怎么会把你喝的水弄脏呢?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上下游)小羊可能会把它的水弄脏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因为 …….所以……)(指导朗读)
分角色朗读
b.狼说的第一个借口被小羊反驳了,它的心里怎样?它又说了第二个借口是什么?它是怎么说的?(气冲冲,指导朗读)对狼的第二个借口小羊又是怎么反驳的?
是啊,小羊去年还没出生呢,怎么可能说狼的坏话呢!这真是一只蛮不讲理的狼啊,面对如此凶恶的狼,小羊真是可怜啊,它喊了起来____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c.狼找了两个借口都被小羊反驳了,这时的狼已经来不及了,它是怎样的样子呢?(看图理解)会怎么说呢?(指导朗读)
小羊听了狼的这个借口,会怎么说呢?
可是小羊有这个机会说吗?小羊还没来得及说话,狼再也不找任何借口向小羊扑去。
5.分角色朗读
同桌准备 个别朗读表演 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6、总结
狼想吃小羊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不管小羊怎么讲道理,怎么求它都无济于事。小朋友都很有爱心,很有智慧,你能想个办法救救小羊吗?
六、板书
狼 羊
(凶恶)(温和)
借口: 1.把水弄脏 站在下游
2.说我坏话 还没出生
3.不是?就是? ……….
《狼和小羊》说课
一、说教材
《狼和小羊》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研读课文,读懂寓意2、理解“上游”,知道水的流向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狼说的话是故意找借口,读好狼和小羊的对话。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狼为什么要找借口。
二、说教法
利用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重点。
四、说匠心之处
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能用说话的语气,用普通话来朗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能按照不同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情感朗读教学的。
范读课文 以读激趣 在听读中感受情感。课文的范读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步。教学时,我先作好示范朗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如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对于课文中的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教师一定要作好示范朗读。第一次对话,狼“想吃”小羊,“故意”找碴儿,读的速度稍快些,语调高昂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而且用了“您”称呼狼,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第二次对话,狼“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恨无理的语气;小羊样子“可怜”,急得“喊”,而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第三次狼“不想再争辩”,“大声喊到”向小羊扑去,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通过老师有感情的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自然地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导读课文 以读生情,通过图画体会情感。范读之后,教师出示彩色的挂图,引导学生注意看图,看清故事发生的地点,演示小羊先在小溪边喝水,再演示狼在小溪的上游出现,使学生看清了是小羊先来喝水,狼是后来的,直观地体验课文内容,这是学生在朗读之前必须做到的关键的一步。再通过导读课文,教师启发学生回答:“狼看见了小羊想什么?”,(它想吃小羊)“它怎么办?”(故意找碴儿)。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读出狼的话。“小羊听了狼的话后,又感到怎么样呢?”(吃了一惊),“小羊温和的说什么?”接着读小羊的话,然后,要求学生读出又吃惊又温和的语气。这样把听觉符号转换了视觉符号,促使学生在导读中寻找去寻找情感,去体会狼的凶残本性和小羊的善良无辜。
理解课文,以读启智,在朗读中调动情感。通过范读、导读,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去品词析句。通过不同的朗读形式,学生反复诵读,便会自然的产生想象,仿佛看到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三次找借口,尽管小羊驳的它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但它还是蛮不讲理的扑上去吃小羊,因而对狼产生了憎恨之情;也仿佛听到了善良、温和而又可怜的语气,由此对小羊产生了同情之感。
马杭中心小学 王敏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