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馆情介绍 馆内公告 读者须知 上架新书 推荐图书 小故事会 精美文摘 南田苑 论文精选 读书成长 阅读指导 学校首页
 
  图书馆简介
 
我校图书馆创办于 1998 年,开设于综合楼三楼。现今全馆建筑面积达 562 平方米,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藏书充足,为全校广大师生汲取知识之最佳场所。馆内设有书库、教师资料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学生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有书柜 62 个、书架 10 只,电子阅览座位 20 个,学生阅览室能同时容纳 222 人;教师资料室、阅览室有书橱 5 只、书柜 5 只、报…[详细]
 
  馆内公告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网站 >>专题网站>>图书馆>>论文精选>> 推荐——先抄再默还是先默再抄
推荐——先抄再默还是先默再抄
发布日期:2005年04月06日     点击次数:     作者:蒋华      来源:本站原创

不当学生已经许多年,自己原来是如何学习语文的,现在已经逐渐淡忘了,到现在只有两点印象还算比较深刻:一是抄词语,二是写作文。

抄词语是每篇课文必做的,通常是4遍到6遍不等,一个单元下来,往往还要抄这个单元所有课文的所有词语一次,这样量就比较多了,有时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或是犯了其他的一些错误,还享受过加倍抄词语的待遇。

为了偷懒,就得动些小脑筋,有时是在作业本下垫上复写纸,有时就把几支笔绑在一起写字,绑在一起的笔的支数越多,越是大家佩服的对象,因为绑的多了,写字时旋转腾挪往往施展不开,字写的惨不忍睹,当然我们不是因为字写的惨不忍睹因而良心发现,主要是这样做容易引起老师的警觉,发现破绽……

我的最高记录是把3支笔绑在一起,我的同学中有把6支笔绑在一起写字的记录,好生了得。

通常在抄过两次词语后,就开始默字了,默字完毕,打扫战场,往往尸横遍野,满目创痍……错的词语是要抄10遍的,如果有的同学错的实在多了,还要被老师亲切地叫到身边,用毛栗子开导一番以资鼓励。我当年的记性还算好,通常没有这样的待遇。默完字后,教师通常会看情况而定让我们再抄几遍,虽然一些好学生诸如我之辈往往能默到全对,但还是被老师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思想无情地要求再次抄写。

总之,抄词语——默词语——加倍抄词语——再次默词语……是我童年时学习语文的最深刻的印象。

现在的语文老师也免不了要抄词语和默词语,前几天和老婆(她也是语文老师)讨论起这个话题,她说了她的方法——“先默后抄”,具体说来,就是教一篇课文时,不先叫学生抄词语,而是先告诉学生,什么时候要默词语,到时候就真的默词语,默完后,再让学生把默错的词语抄4遍,默对的就不用抄了。然后过了一天或半天,第2次默词语,这次默就不通知学生了,默错的要抄5遍,默对的就不用抄了。每篇课文她都是这样处理。

听了她的这番话我豁然开朗,先默再抄,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

一、学生知道词语要默的,而且默错要抄的,他就会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加倍用心观察字词的特点,而且会想各种办法去记住它,或看、或抄、或默、或背、或记、或想,总之是选择自认为最有效的办法记住就是了;

二、学生会有选择地分配自己的精力,有些容易的词就不用去多记,重点放在自己陌生的或是难写的词语上,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插一句:我小时侯最痛恨的就是老师要我抄写那些我明明已经会了的词语,而我又不得不抄,最痛恨的就是老师往往还会创造一些书上明明没有的词语,比如课文中有“……说了一次谎……”这样的句子,老师就会把中间那几个字扣掉,叫我们抄“说谎”这个词语,真是牙都痒。)

三、先抄后默,抄写的过程是替老师办事,为老师负责,因为是老师要我抄的,不是我要抄的;先默后抄,抄写的过程是为自己负责,是为了自己记住词语,免得默的时候惨不忍睹,同样是抄,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同日而语。

四、先默后抄,久而久之还会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因为谁都不想抄词语,而默错了又要抄,怎么办呢?如何让自己少抄甚至是不抄词语呢?那就只有加倍认真地观察那些词语,揣摩它们的特征,以达到不抄就能记住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先抄后默到先默后抄,看似一个小小的变化,其实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这里面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满足教师的需要,这样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让学生从烦琐的抄写工作中解放出来,去从事一些更有价值的语文学习。

我们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我们劳动的价值就体现在需要开动脑子,发挥自己的智慧的价值,经常地思考一下,变一变,创造性地工作,往往能让你游刃有余,让你轻松地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