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随想点滴
每次拜读蒋华主任的教学随笔,都会引起我许多的随想,只是懒于笔耕。马小网页已两天无法见面了。今天偶尔点击,终于又见。仔细阅读了随笔评论,只觉批评倒也中肯。综观学校教研,由原来被认为用来装点门面,令教师们望而生畏的虚、空境况,逐步转入注重对自身、本校教育教学现象研究的热潮。蒋主任认为“研究的过程比研究的结果往往更有价值,它可以使你长时间处于一种观察、思考的状态,并且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的确是这样,我们必须认识到思考与反思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与素养。曾经看过<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告诉我们工作中应该“:思考,思考,再思考!”书中的苏霍姆林斯基简直是一个行走的思想家,他时时思,事事思,在思中做事,思中改进,因此,他的许多想法,观点都新鲜而深刻。
在我看来,其实,有些老师正是在默默地尝试着,实践着,研究着,发思着。办公室内,经常会听到老师们在研讨教学的方法。有时,甚至为之争个面红耳赤……几天过后,又会听到某个教师兴奋地与大家分享自己尝试成功的喜悦。外向型教师,当场表态,马上效仿;内向型的教师,或者默不作答,或者微微一笑。我相信,他也定有收获。
每到此时,总是心中热乎乎的,那些老师,是最真的研究者!而其中,不乏有年轻的,更有将近退休的老教师!
静心想来,在自己身边,正是那些平时在工作中,愿意给自找麻烦,不“安分守规”的老师,最后成了教育教学的大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