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馆情介绍 馆内公告 读者须知 上架新书 推荐图书 小故事会 精美文摘 南田苑 论文精选 读书成长 阅读指导 学校首页
 
  图书馆简介
 
我校图书馆创办于 1998 年,开设于综合楼三楼。现今全馆建筑面积达 562 平方米,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藏书充足,为全校广大师生汲取知识之最佳场所。馆内设有书库、教师资料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学生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有书柜 62 个、书架 10 只,电子阅览座位 20 个,学生阅览室能同时容纳 222 人;教师资料室、阅览室有书橱 5 只、书柜 5 只、报…[详细]
 
  馆内公告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网站 >>专题网站>>图书馆>>论文精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书香校园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书香校园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07日     点击次数:     作者:龚仿皓      来源:本站原创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书香校园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龚仿皓

内容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这些话说明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可见,读书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以阅读教育为起点,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开展阅读教育,营造书香校园。一、营造书香校园首先要优化环境,让书香弥漫生活时空。二、强化师资,以科研促进教师发展。三、立体推进,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

关键词:调动  开展  营造  优化  建设  引导  利用  科研促进  鼓励  打造  立体推进  导向  互动  推进  深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这些话说明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可见,读书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给教师的建议》P.10)“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给教师的建议》P.11)他认为,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教科书也读不好”。(《给教师的建议》P.149)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给教师的建议》P.150)是的,阅读能改变命运,阅读能开启人的智慧,阅读能使人变得高尚,阅读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课外阅读是必修课的大后方,不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对知识的持久兴趣是不可思议的,不建立课外阅读体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就要遇到不可思议的困难,相反,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各个学科中难懂的科学概念越容易弄懂,也容易加深理解,这样,时间储备就越多,学习的负担就越轻,就会学习效果越好。”我们学校以阅读教育为起点,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开展阅读教育,营造书香校园。

一、营造书香校园首先要优化环境,让书香弥漫生活时空。我们深信,师生的精神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生活环境的影响,阅读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或者说,这种环境其实是一种文化,学校在引导这种文化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阅读环境,让生活弥漫书香气息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要以建设校园文化为重点,并将文化建设的视角投向家庭与社区,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优化的阅读环境。

1、精心建设校园文化。学校书香校园的环境建设,重在内涵。(1)优化图书馆的软硬件装备。我们学校很早就有图书馆,现今又建设了新的符合现代要求的图书馆,创建开放的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让爱书懂书的老师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购书、荐书、开展书评活动、组织知识问答等,让图书馆成为学校阅读建设的“重镇”(2)建设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校内现有泡泡书吧、七彩书吧、读书亭、紫藤园、欢乐池、环保廊、信息窗等富有文化气息的景点,间以青青草坪、绿树红花,宁静典雅,被誉为“文化校园”。(3)凸现校园建设中的师生参与性。学校除了以名人名言“让墙壁说话”的做法外,并且在师生中征集“阅读心语”,本校师生的“美作”上墙成为了学校的一道风景。

2、用心引导家庭文化。(1)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我们通过发“告家长书”、编印相关材料、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我们还在学校举办“读书节”的时候开展“家长看学校”活动,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2)倡议开展以“书香家庭”为特色推进社区的学习型家庭建设的活动。学校通过“藏书小名星”等的评选活动来推进此项活动,倡导“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3、细心利用社区资源。马杭人杰地灵,明末清初“诗书画”三绝、没骨花卉画法创始人的恽南田先生、徐寿祺将军等都出生在这片土地上。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经济腾飞,社会进步,被称为“菊花之乡 ”(因培植菊花而闻名)。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社区资源给学校推进大阅读建设增加了新的内涵,承续地方文化,学习前贤精神,更是通过阅读提升精神的良好途径。

二、强化师资,以科研促进教师发展。强师资即强学校,强化阅读教育的关键在于强化师资,建设一支热爱读书、酷爱学习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创建学习型学校为课题开展阅读实践,使教师在课题实践中获得发展。

1、发动人人参与,鼓励个性研究。我们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做与书为伴的教师。(1)要求所有教师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教师读好三类书:读夯实精神底蕴的书,读拓宽教育视野的书,读学生喜欢的书。对其中的教育类书,每学期都提出指定阅读与自由阅读的指导性意见,并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要求分别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2)鼓励教师开展个性化研究。在课题实践中,我们强调教师从学校的总课题中寻找适合自己学科教学、个性风格的领域开展相关的阅读研究,确立研究子课题,将阅读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领域引导学生读好书,整个学校的阅读特色就更丰富,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精神营养就更合理。(3)尝试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参与实验的教师为孩子朗读了一部又一部的世界经典名著,并在声情并茂的朗读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评析,还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与故事,使阅读打上了浓厚的精神对话的色彩。

2、加强交流互动,打造骨干队伍。学校成立了阅读教育的教师队伍,自愿报名参加的读书沙龙组织成为学校阅读教育的课题组。学校着力打造骨干队伍,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互动。(1)开展“沙龙论坛”。课题组成员沙龙活动做到制度化(每月一次)、主题化(每次确定一个与实践相结合的讨论主题)、开放化(除了集中讨论外,还将讨论内容发布在校园网,开展会后的持续讨论)。(2)重视“专业引领”。学校在开展课题沙龙时,经常邀请外校的优秀教师、教育局有关业务科室的专家与教师们进行对话,以开阔视野,促进课题研究深化。(3)重视与外界的交流。课题组是一个开放的组织,相当重视与外界的交流。交流的方式,一是面对面交流。我们加强了与市内外一些阅读教育实验学校的交流,并与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对话。二是通过网络进行对话。很多老师利用各种教育论坛开设了阅读研究的帖子,自加压力,立志将研究进行到底。

三、立体推进,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在阅读教育中,我们注重整合各种教育功能,从各个方面立体推进,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作用,真正地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

1、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给教师的建议》P.96)。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那么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就会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教师要利用这种影响力促进阅读精神的内化。在阅读教育发展中,“聊书”成立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常态,“荐书”进入教师的教学常规。学校根据有关资料经过调查问卷编写了各年级的荐书书目,要求教师利用好书目,向学生推荐好书,使学生的自由阅读更健康。

2、发挥学生的互动功能。让学生来影响学生,通过丰富的读书活动的组织,使谈书论文成为学校风尚,使“您读了吗”成为孩子们最亲切的问候,书香校园的最显著标志就是学生富有“书卷气”--富有文化底蕴,人文精神。

3、发挥活动的推进功能。学校每学期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推进阅读教育,特别是“读书节”,班班有特色,人人能参与,成为了学校的一个有特色的“节日”。学校根据情况确立每年中的一个月为读书月,这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为“读书周”,选取一个日子为“读书日”----在那一天,学生来学校可参加学校多彩的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及自由的阅读,如班级的“书香伴我行”主题班会、“菊韵飘香”诵读擂台赛、“古诗文知多少”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同学们可以用说、写、画、唱等各种形式来传达自己的读书心得。

4、发挥好课程的深化功能。与组织活动推进相比,我们更重视通过课程建设来深化,课程推进容易使特色走向常态。(1)每日荐书的演讲活动。我们尝试改革学校的夕会课,学校夕会课成为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来说对书的情感与认识,既练口才,又展文才。(2)每日读书活动。我们将地方课时进行分解,安排了每天的“自由阅读课”,阅读进课时,才会有时间的保障。(3)开发校本课程。一是利用好、修订好学校编写的有着浓厚地方性的《南田苑》读本;二是开展研究性阅读,我们在高年级学生中尝试性地开展研究阅读,将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乘课程改革的东风深化阅读教育,更好地发挥课程深化功能。

通过努力实践和探索,我校的阅读教育进一步得到凸现,近两三年来教师就获奖或发表文章400多篇,学生在各种报章杂志上发表习作60多篇。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喜人,其中在“常州市中小学学生作文大赛” 中我校两名参赛学生均获二等奖;“民族精神代代传”读书征文比赛中,我校多名学生获奖;“感动中国”征文比赛,我校学生一名学生获全国一等奖;在2006年江苏省“红领巾读书”征文活动中我校两名学生分别获二、三等奖。学校也在这几年的读书活动中多次获优秀组织奖。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书香校园”是我们的追求和理想,为这,我们将孜孜不倦地努力,再努力!

文献索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 《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