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指导尝试
江苏武进马杭中心小学徐伟杰
尝试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而教师的导,学生的尝试,都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职知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课外读物
在种类繁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是最关键的第一步,我建议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去寻找:
1、选择符合社会主流的课外读物。只要是进步、健康的,有益身心的读物都可以让学生读。一般说来,在中低年级,以教师和家长推荐为主,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在高年级,则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主,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不必过多地去束缚他们。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个性。
2、选择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课外读物。学生只有对某一读物感兴趣,才会主动阅读、积极思考,这样才会把读书当作是一种枯事、一种负担。
3、选择符合学生能力的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等,如果太深奥的就不适合,如果是低年级最好是拼音读本。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乐意阅读,主动阅读。而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1、讲故事激趣。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学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当教师讲完故事以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除了老师讲,还可以通过“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讲。我班每天都会有一个固定的讲故事时间,刚开始时几个学生都讲一本叫《智慧背囊》上的书,几次下来,很多学生觉得那故事好,而且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道理,可以让自己思考,于是很多学生都去买那本书看。一时间,教室里掀起了一阵《智慧背囊》风。
2、谈感受激趣。
“谈感受”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还是刚才的例子。我刚开始听了几个故事后,觉得那些故事都有深刻的道理在里面,于是我就把我自己的感受讲给学生听,后来,学生听完故事也会自己讲心得了,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很多同学都主动去买那本书看,然后把故事和看完故事的心得讲给老师、同学听,而且那本书里的故事都是一个个小故事,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所以,“谈感受”可以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老师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生动讲述自己阅读这些名著和的感受和收获。
3、介绍读物激趣。教学的艺术在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如果把自己知晓的古今中外名著的精彩片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产生“不读一读,有悔终生”的强烈愿望,也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成功。
三、传授课外阅读方法
1、精读法。猜读是培养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增强语言修养。精读必须作到三勤:勤查、勤问、勤记。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不知道的成语、掌故、典章制度等等,要随时利用各种工具书和有关的书籍来查检;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不耻下问,一字为师。懒怠因循,不求甚解,是不行的。例如把编纂的“纂”读作“篡”,把潜在的“潜”读做“浅”,把向往的“向”读做“响”等等;诸如此类,都是以讹传讹,人云亦云,只要认真查字典,就不会念错了。
朗诵与背诵,亦为精读中的重要部分。作品内喜怒哀乐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可以通过朗读,而清楚的显现,借以加深体会,增进理解。诗文佳作,背诵如流,更是一种基本功。有几百篇诗文烂熟于胸,张口即来,才能得心应手的运用,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略读法。略读的目的是力求迅速准确前提下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主要内容。略读的关键是在眼停(瞳孔不运动时)的瞬间,能感知到较多的词汇量。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目十行”,就是视线在字里行间快速扫描。通过快速阅读的练习,就能很快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基本了解了这本书的大体内容后,再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去读。为了掌握一本书的大体内容,拿到一本书,一般可以先看书的标题和副标题,作者和出版者,阅读编者的话和关于作者的说明;然后,浏览目录,阅读内容提要、前言或后记;最后,以跳读的方式大体翻阅全书,并注意出现在章节始末的小标题。这样,自己就能基本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去读。有时为了寻找某些资料,筛选出自己想了解的信息,也得运用快速阅读法。这种阅读,要把自己想了解的信息牢记在心中,尽快移动眼睛扫描阅读,并注意运用标题、缩行、不同字体的标示等,以帮助自己搜寻所需的资料。
3、摘读法,即在阅读过程中摘抄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看书有得,应该随手记录;或写入小册,或载之小卡,都要立即动笔,不能迟疑。否则放下书本,再找即难。苏轼诗云“作诗火急追亡捕,清景一失后难摹。”作诗写景,机不可失,要紧急得象追捕逃亡一样,记材料之刻不容缓,也是如此。近年来我读书略无所成,大都和没有做笔记习惯、未能及时记录有关。
4、选读法,即根据自己的可内学生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从例文中进行模仿借签,学会写作。选读其实也是略读的延伸及补充,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四、指导学生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勤于读书。“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自见”靠的就是自读感悟。老师在课堂上要淡化对课文表层内容的纠缠,摒弃逐段分析河串讲串问的弊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都能认认真真、从从容容的把书读上几遍,读出“味”儿来;启发学生悟义悟情悟理悟境。如教《月光曲》一文时,在让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皮鞋匠静静的听……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让学生去“悟”:在朗读这一段话时,哪些语句要读的轻缓一些,哪些语句的语气要逐渐增强,哪些语句要读的轻缓些,哪些语句的语气要逐渐增强,哪些语句要读的高昂激越。教学中要抓住“读”这条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音乐变化,在脑海中再现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从而感悟出音乐家所书画的崇高境界。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课外读物中也试着朗读,并且把它读好。
2、善于质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整个读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题,还要教学生怎样质疑。学生读书后能生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就表明学生的“悟”已有一定的深度。只有提出问题以后,让自己再读再悟,才能把文章读得更准确、深刻。
3、巧于联系。文章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字、词、句往往难于理解的深刻而又透彻,这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等去“悟”。如《可爱的草鞋》中“棒打狍子瓢咬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话的理解,只要让学生熟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就能准确领悟其意思。又如对《暮江吟》这首故事中描写的美景和理解,以及诗人抒发的情感的品味,可引导学生深入到大自然去。学生置身到如诗中描写的自然环境之中,就能和诗人产生共鸣。
总之,应用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读书,去感悟,才能悟的准,悟的深。因此,引导学生读书要讲究方法策略,让学生在读书实践中自得,学会读书,愿意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