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已成为我国小学教育的热门话题。主要是由于它的开放性、国际性和实用性,使得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家长们日益发觉英语在今后社会领域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现今,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开设了英语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然而结合新课程标准,我发觉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在认识上还存在几点错误的认识。
(一)坚决排除母语
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学到纯正、流畅的英语,于是力求在课堂上多讲课堂用语,尽量创设一种英语会话的氛围。于是有一些教师认为,英语课上出现母语是绝对不好的现象,坚决排斥母语。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首先我们面临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由于年龄与知识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对词汇量及语法项目的吸入是极有限的。我们可以用一些相对可以用手势加以理解的课堂教学用语来用于课堂,以便使学生耳熟能详,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识以直接感知为主,相对于抽象的东西,学生很难掌握,从而很难作出相应的反应。我曾听过一个很有才气的老师上的课,他的英语素质绝对一流。但是当他上了六年级的 Lesson 20 课后,我发觉他是上了很失败的一课。他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他沟通,多次出现了课堂冷场现象。其中不乏一个原因就是源于他过多地使用了课堂用语,而这些语言又无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于是使得学生因听不懂他的话而不知所措。这种片面的追求用英语组织课堂的想法是不成熟的。其实,适当地利用母语,如教学字母书写时,可以用母语讲解书写规则,又如不能用直观教学手段显示其词义的某些词汇教学时等等,完全可以适当的、有目的的、有控制的使用母语,使之更为课堂教学添光彩。
(二)课堂越热闹越好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具有交际性与工具性的特点。于是不可避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听、说、唱、游、演等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我们许多教师常常用热闹一词来评价一堂英语课的好坏。英语课上光热闹就好吗?其实不然。英语课上学生积极投入,大胆开口、积极表演固然好,而适当的片刻的安静也是需要的。我认为首先热闹不利于思维的成形。一些学生在英语课上一知道答案,马上大声嚷嚷,这看起来似乎说明学生敢于开口讲话,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条理性与逻辑性的培养。经过思考后的答案肯定比脱口而出的要成熟的多。其次,光热闹不利于语音的模仿。大家都知道,语音的教授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听音与模仿的过程。闹哄哄的课堂上,学生对语音的敏感程度大大降低,而教师对其错误的纠正也不会到位。最后热闹中不利于学生听力习惯的培养。听力能力的培养不是光靠专门的训练就可以达成的,它同样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听力的培养,如要求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回答问题,或是要求学生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与判断。这些绝对与热闹无关。
(三)表扬越多越好
我们的课堂教学已充分认识了学生积极性与兴趣性对课堂教学产生的正面影响。我们教师也懂得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充满热情投入课堂。适当的表扬的确能为课堂教学服务。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滥用“Good! Very Good! Excellent! ...”学生就会在久而久之中丧失对表扬的热情,变的麻木不仁,不但使表扬贬值,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四)写的训练可有可无
在我们的听课研讨中,除了字母教学进行一定的写的训练外,很少有教师安排写的教学。一些教师也认为,英语课主要是学语言,写不写不重要。这种片面的观点误导了一些学生,忽视了写的重要性。事实上,写也是基本的语言活动之一。参与写的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与动觉;同时,听觉与发音器官也潜在地参与活动。因此,与听说读相比,写的感官刺激强度最大。它属于运动觉,这比听觉、视觉等留在大脑中的印象更深刻,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上采用适当的写的活动,如围绕一些话题写一些英语小文章等,完全可以以此来巩固和强化听说读的训练。
(五)有错必纠
英语教学是一个模仿与实践的过程,实践就难免出现错误。在课堂上,常常发现有一些教师,当学生一说错,马上予以纠正。这从表面上看来似乎纠正了学生语言中的失误,提高了正确性。但从远景目标来看,这是不可取的。一方面,随意打扰学生发言,中断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出现卡壳现象,不利于往下发言;另一方面,长期以往,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与畏惧心理,害怕出错,害怕发言。其实,出现“错说”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界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中继语言”。其实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练说英语的过程,实质上是在说英语中不断出现错误和不断认识错误并自我纠正的过程。因此,在学生说的训练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说的积极性,教师不应一有错误就揪住不放,更不应横加指责。教师应根据训练的目的和错误的性质,区别对待错误。对学生在对话、叙述中出现的个别口误,对在起始阶段常用的某些合乎英语语法但有不合乎英语习惯的汉语式英语,对于某些小的语法错误,对于那些不影响理解的“口误”,教师应采取容忍态度。学生在一段话中出现多处的错误,教师应纠正较大较严重的问题。并适当注意应在学生说完后加以善意的指正。
小学英语课程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学科,它的成熟与完善还有待于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加思考与研究。以上仅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还有待于总结充实。我认为我们英语教师应把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使之迎来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春天。
参考书目:鲁宗干《小学英语教师手册》广东教育出版社
此文曾获“师陶杯”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