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有幸得到一本书,那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的《名画密码:200幅世界名画欣赏揭秘》。用两个晚上读完这册书,我仿佛与作者作了次关于西方艺术的画廊夜谈。
夜谈没有摩肩接踵的人流,也摒绝了尘嚣喧嚷,夜色隐蔽了所有的画幅,好像藏匿了无数秘密。作者一幅幅拉开帘幕,那些光与色构成的艺术生命,在他的烛照下活色生香,衣袂飘飘,连同水光天色,连同树影花姿。作者娓娓而谈,道出画布上和画布后的一个个故事:乔托名作《犹大之吻》隐藏着的故事,罗丹的《思》与卡米尔的故事,凡·高的《红虾》的故事,列维坦《深渊旁》的故事,塞尚与左拉的苹果的故事等等,作者分明的爱憎,忧郁和伤感,悲悯和同情,温情和愤慨,在无须压抑掩饰的夜谈里尽倾无遗且又深深地感染了我这个听众。
我私下以为西方绘画的题材比我国古代绘画要宽阔宏富,传统国画家又往往喜欢加上题画诗或题跋,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赏画者的阐释。《名画密码:200幅世界名画欣赏揭秘》中的200幅西方名画,为作者的诗意诠释给出了无限的空间,让他可以尽情、任意挥洒。于是我们看到了米勒洒在“画布上的泪滴”,罗丹藏在雕像里的心灵疼痛,听到了“苦艾酒”的质问和大提琴琴弦上的人类徘徊与困惑……
冯骥才先生谈及文画结合的图书时说,“绘画使文章更具画意,文章为绘画平添诗情”,用来评价《无双》是很得体的。书美而大气,编排用心,是出版界少见的良构佳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