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孝顺,顺者为孝
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邱向红
“人之道,孝为先。”我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教育,耳濡目染之中我就知晓了最基本的为人之道。
一、顺为孝,让百岁宴如愿而至。
四月,屋外春寒料峭,屋内却暖意洋洋。“祝您万寿无疆!”“祝您与天同寿!”……一句句祝福声伴随着一阵阵笑声组成了爷爷百岁生日宴会的主旋律。
我的爷爷,一名退休老教师,身体健硕,思想新潮的他,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筹划他的百岁寿宴。他骄傲,他有一位与他风雨同舟六十多年的老伴;他自豪,他有一群对他孝顺有加的儿女。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意外,在他九十九岁那年年底,奶奶狠心丢下了爷爷,走了。刚过年,我妈妈(爷爷唯一的儿媳)也敌不过病魔,撒手人寰。
偌大的一家子,瞬间只留下了一位百岁的老叟和他年逾花甲的儿子相伴。这打击真不亚于晴天霹雳啊!大家都像保护国宝一样看护着爷爷,可坚强的爷爷拉着我的手只说了一句话:“你们要好好开导你爸爸,有空常回来看看!”
奶奶和妈妈走了,我们无法挽留,把爷爷和爸爸照顾好,我们义不容辞!我和爱人在离家不远的乡镇工作,每天下班后回家看看并不是件难事。买一些小菜,做一锅热饭,陪两位老人聊聊……时过不久,我们倒成了村坊邻居们口口相传的好儿女了。其实我们全不在乎这些,我们只有看到爷爷他们开心,才觉得开心;他们感到幸福,才是我们的光荣。
不知不觉,三月底了,我发现情绪基本稳定的爷爷好像又有了什么心事,时不时地呆在房间里沉思,经常擦拭一下奶奶的相片和他们的金婚证书。咦,一向自称不会被风浪压垮的老人到底怎么了?问他,他说没事,但我的眼睛告诉我一定有事。想起爷爷有爱记日记的习惯,我便悄悄翻开了他的日记:“爱妻已走八十五天……本打算热热闹闹过的百岁生日就此作罢。”哦,爷爷的心事是——百岁寿宴!我们应满足他的心愿。
为了让老人早日宽心,我在一天晚饭后,郑重其事地和他进行了一次笔谈(爷爷耳聋),告诉他百岁寿宴仍旧要办。可他却坚持说不,说奶奶和妈妈刚走,显得对她们不尊重。我说,她们肯定是盼着你好,我们大家都好才开心呢!好不容易走过一百年,人生能有几个一百年?我们过这个生日,你光荣,我们全家都光荣!爷爷不再分辩,眯起眼睛,呵呵地笑了。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简单而又热闹的百岁寿宴如期举行,爷爷的心愿了了,我们的心里乐了!
爷爷过了百岁,精气神更足了,正如他说的:“去掉前面一个1,我可是才出生的娃娃哩!”去年秋季,他应邀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马杭小学的百年校庆,身为马杭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校长,还被授予“教育终身荣誉奖”,接着,又被邀参加了南夏墅小学校庆活动……这期间,我们尽心尽力地当好他的后援团,想方设法为他的“登场”做好准备:添置衣帽,理发刮须,打印发言稿,负责陪同等等,忙得不亦乐乎。二、敬为孝,为回忆录如期而生。
在我眼里,爷爷是一位造诣颇深的老教师。虽然我出生那年他已退休,但从他平时与一些朋友的书信中,和他时不时发表在一些报刊杂志上的小品杂谈中,都让我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文学气息。
爷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再加上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年前就有了写回忆录的想法。最近,爷爷回忆录的手稿已经完成了,打印成册是他的又一个心愿。我虽然有时因为工作或身体原因,不能亲力亲为,但我总会吩咐我爱人及时去办,老爷子的事都是大事!依他的愿请人题写书名,托人撰写前言……总之,他想到的,我们一定为他办到;他没想到的,我们也尽量为他办到。
三、爱为孝,愿全家游从不间断。
我的父母、公婆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都已年过花甲,但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充满期待。自从我们买了车以后,我便趁双休日带上他们出去逛逛。于是,常州红梅公园、恐龙园,宜兴善卷洞、灵山大佛,苏州园林……处处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现在,我妈妈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愿健在的亲人们永远快乐。全家游,我们要将它进行到底!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这是《礼记》中的一句话,也是我和我的家人信奉的一句话。因为“家有老是个宝”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