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徐惠英,1970年出生,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25年,大队辅导员工作10多年。多年来将一腔热血倾注在热爱的工作上,在默默的耕耘中铸就着师德的高尚。城南小学的少先队工作在她的主持下,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成为武进区第四届少代会的优秀组织单位。辅导的许多少先队活动获全国、省级、区级的一、二等奖。《从基岩标说起》主题队会,《我是三勤小小规划员》团队观摩活动均被评为区优秀团队活动,《我做“三勤”小小规划员》活动方案被评为国家级一等奖并刊登在《辅导员》杂志上,《关心三勤,热爱家乡》在《教学实践》杂志刊登。20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做好平凡事就是不平凡!她勇挑重担,长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孜孜不倦,无怨无悔!辅导员工作中创造一个又一个精彩!她给孩子们送去片片挚爱,她在爱的付出中丰盈了自己的情感,在芳香的乐土上践行着崭新的教学理念!
平凡中的伟大
—— 徐惠英 老师优秀事迹介绍
2 5年的班主任,10多年的大队辅导员工作,丰富了我的人生,多年来我将一腔热血倾注在热爱的工作上,在默默的耕耘中铸就着师德的高尚。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做了这份工作才知道自己肩上所担负的重任。在这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人生道路上,我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以平常的心做平常的事,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作为一个班主任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得用心,会用心。即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与课任教师有“协作之心”,对家长有“热情之心”,对自己有“进取之心”。
一、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
爱每位学生,是管好班级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倾心谈话,深知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全部学生。我在平时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你们在家喜欢做什么?会做那些家务活?最近有进步,继续加油!”与学生交谈沟通做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从而搭起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真的,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喜欢你,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
班主任管理班级需要操心。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学习、生活等样样都要班主任操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喜欢争强好胜,娇气,目中无人,喜欢听表扬,听不进批评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会上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人人争当先进”的评比活动,通过“学习小主人”、“礼仪小标兵”、“健康小卫士”、“自理小能手”、“才艺小明星”等方面的评比,强化文明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有不少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当今社会,孩子们接受到的信息更为丰富、复杂,这些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管理班级还需要耐心。有时说了一遍不行说两遍,说了两遍不行说三遍,讲到每一位学生都能牢记都做到为止。我曾教过一位学生,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很强,但成绩平平,总是上不去。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了解的他每天到学校最早,回家最后,因为在学校有人陪着玩,回家一个人孤零零的。并且课前从不预习,课后从不复习,作业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只是在课堂上听听。针对他贪玩散漫的坏习惯,我多次与家长沟通,并配合共同教育,但收效不大。在一次课间休息时,我和本班的几个同学在闲谈中,他也在场,我就问他有什么理想。他小小年纪,语出惊人,他说他长大想做个航天飞行员。这时我抓住时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呀,有志气!航天飞行员个个有学问,可都是刻苦学习才得来的,你呢?”我接着耐心引导道:“如果你能充分利用时间,你的成绩一定会上升的,那样才有做航天飞行员的底子!”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说了句我最爱听的话:“徐老师,我一定听你的话,好好改正自己的坏习惯。”从此,他慢慢地改掉了自己的缺点。能自觉抓紧时间,学习用功了,成绩也提高得很快。
二、对家长有“热情之心”
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也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把热心送给家长,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这是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交往的一条原则。当学生有错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能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训斥家长,不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尊重家长的感情,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失,急家长所急,经常换位思考。不歧视差生家长,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胸襟开阔。经常与家长通电话,发短信,向他们汇报子女在校的学习及表现情况。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了信息还增进了感情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表示感谢。对后进生家长,更是手把手地指导家教方法,把自己经验、学习所得倾囊相授。因此家长非常感激,即使孩子在校有些磕磕碰碰,也总能站在学校、老师的角度,宽容对待,把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三、与课任教师有“协作之心”
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课任教师的团结协作。不少课任教师在平时由于和学生交流不够,了解不深,所以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往往以自己这一学科的眼光去进行。有时因为不够准确全面而影响了教育效果。我在平时工作中就注意这一点,时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学生思想情况,并向他们征询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老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感情融洽了,教学也就相长了。
四、对自己有“进取之心”
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学问。除了认真工作外,还要努力钻研,锐意进取。也只有这样才能出成绩。每学期我都精心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常常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精心写好班主任工作总结,以积累工作经验,将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学期结束,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撰写操行评语,指出不足,表扬优点,提出希望,并且利用最后一次班会进行点评,力求学生能借此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培养相互学习的态势,在假期能不忘学习。让这心灵的对话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我除了经常向一些具有丰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师学习,还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对其中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和经验方面的内容认真学习,以期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爱你。作为名班主任只有用“心”来管理班级,才会孕育出一个个真、善、美的心灵,培养出一个好的班级。
做好平凡事就是不平凡!这是我一生做好班主任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