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教之路
2000年的秋,记忆是深刻的!刚走出校门的我还不知道教育是什么,就迷迷糊糊地踏进了另一个校门——马杭中心小学。初踏马小的我,凭借着学习了四年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特别是当时一分钟能打一百四五十个字的打字速度更是惊倒过很多人。正因为如此,当时我竟自信地认为教教小学生电脑应该只是小菜一碟,不是什么难事。直到我第一次走进那个只有二十多台电脑组成的微机室,面对底下坐着的四五十个求知若渴的学生,紧张的语无伦次,茫然不知所措时我才知道我的想法是错误的。不是科班出生的我,不懂如何驾驭课堂,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地将我所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竟连最起码的课堂纪律也管得乱七八糟,使得学校不得不安排每班的班主任跟随学生一同来上电脑课,帮助我管纪律。
“当教师,虽不是我的初衷,但既然做了,就要做好”,那是我当时最真切的想法。从那以后,工作之余,看书、上网学习、向同事请教、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组建我校的电脑兴趣小组、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我忙碌着,也全身心地投入着,为着我的学生,为着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要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准了努力的方向,付之于行动后便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的确,心无旁鹜、潜心于教学使我渐渐地找到了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的感觉,各类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我也从旁观者变成了执教者,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我重拾了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着力于课堂很重要,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却远远不够,随着各类电脑制作竞赛的推出,放眼于课外,加强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就更为重要了。2001年6月,步履踉跄的我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辅导了三名学生参加了武进区首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一人获一等奖,两人获二等奖,我本人获优秀辅导奖。我至今仍视那次比赛为运气,虽是运气,但也为我后面着力于课堂的同时放眼于课外增加了底气,我和我的学生们开始了在信息技术这块刚刚开发的辽阔土地上播种种子,努力地耕耘,为梦想奋力拼搏!寒来暑往,当走过一个又一个四季后,种子终于发芽,也结出了美丽的果实。04年我辅导四名学生代表常州市参加了现场举行的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均获一等奖,我校获省团体总分第一名,还连续两年辅导学生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小学组电脑绘画一等奖,我也被常州市电教馆聘请为讲师,站到了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培训班的讲台上。
荣誉多了,头顶的光环也大了,可是我的心却变得无法平静了。身旁众鸟高飞,而自己却始终只是那一片孤云,不管怎样努力,怎样聪明,都摆脱不了“异样”的命运,“代课教师”的这个名份让我痛苦和挣扎,甚至多少次纠结于是否要放弃这个我已的深爱的工作,离开那群可爱的孩子们。直到有一天,我接过缪校长发给我的马杭片年度风云人物金奖的荣誉证书,那一刻,内心所有的不平和狂妄的浮躁统统消失了,这张证书胜过我得过的任何荣誉,因为这是学校对我这些年的工作所给予的最好的肯定。那一刻我明明白白地体验到了幸福,也突然感到自己并不孤独。“没有上天的云梯也就罢了,但不能没有拥抱月亮的手臂”,认清自己,眼前的道路才会变宽、变长。
2007年7月,真正成为教师队伍中一员的机遇终于向我走来,当最后一轮面试结束,透过四位评委老师向我投来的肯定的眼神,我知道,这一次我的教师名份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了。
今天,回眸自己在马小走过的这十年,踏着荆棘但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感谢马小,感谢这一路走来给了我如兄长、姐妹般关怀与帮助的同事们,也感谢我那群可爱的学生们,感谢你们十年前为我敞开了大门,接纳了一个不够完美的我,让我们能彼此经历蜕变,见证成长……
秦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