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帮困的热心人
――记雕庄热心人白伯英
武进区杨区小学缪金福
在雕庄,有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热衷助学30年,将自己创业挣下的几十万元都用来资助雕庄的教育事业,又无私帮助60名贫困学生,为常州这座爱心之城谱写了真爱无价、大爱无疆的动人篇章!
逢年过节,白伯英都会带着各种学习用品和资助金去看望那些贫困孩子,帮助他们解除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每年寒暑假,他就把孩子分批带到城里逛超市、游公园,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吃上丰盛的“精神大餐”。
有一个小女孩,母亲在她不满周岁就抛下了她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奶孙二人。小女孩患中耳炎,急需治疗,否则,孩子这辈子就可能丧失听力,白伯英从奶孙二人无助的眼神里仿佛看见了奶奶的心在流泪而小戴红的耳朵在流血,他的心沸腾了,毫不犹豫地承担了她的医疗费用和学习费用,他觉得无论花多少钱,都要让这个多难而纯朴的小姑娘能够倾听永恒的天籁,他还要像父亲般给她讲精彩的世界,他更想用爱心铺就的路带着她快乐地走向未来!
还有一个女孩,爸爸在开山的时候失去了生命,祸不单行,紧接着妈妈又因难产而死,小女孩一下成了孤儿,和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白伯英一阵揪心,不能让孩子失学,苦难是暂时的,但如果不念书,或许一辈子就真的翻不了身了,于是,白伯英又多了一名农村的女儿……
三十多年来,他用拳拳的爱心换来了六十多个可爱的儿女,撑起了孩子们心中的一片蓝天,赢得了“白爸爸”这最亲切的称呼,他用拳拳的爱心挑战了孩子们的命运,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带着他们唱响了对未来幸福的无限憧憬。
拳拳的,大爱无疆的白伯英,然而,女儿却报之以“怨”。三十多年来,他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些穷孩子们身上,却忽略了对女儿的关心,因为他觉得,和那些贫困的山区孩子相比,女儿父母双全、衣食无忧,已经够幸福的了,况且,在他的心中,都是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没分亲疏,当然要先帮困难的了。三十年多年了,他仅仅见过女儿几次,连女儿考大学他都没有亲自过问,因此,女儿颇有怨言,父女感情日渐疏远。可是,白伯英没有后悔,没有后退,他相信女儿总有一天会理解的,他依然在走自己的路,那是因为,他的心中装满了孩子们美丽的憧憬!
这就是白伯英,慷慨并吝啬着的白伯英,痛并快乐着的白伯英!他是一盏灯、一座标杆,他一个人执着的善举已经打动了更多的人从善如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