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让写作不再是“难事”
——以“精雕细琢,让人物活起来”写作指导课为例
◎黄志勇 陈稻惠
(漳州第八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漳州市玉兰学校 ,福建 漳州 363000)
项目关键词
成果展示
成果 151
2020.7-8
• 初中
工作室采风
本版编辑/佩 兰
师:确实,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们还
是没法辨明这个人真实的身份。再看——
(屏显。)
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
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
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他立刻
又恢复了常态。
生(齐):小偷。
师:确定是小偷吗?破案线索是什么?
生:“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贼眉鼠眼地向
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师:“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是小偷典型的
特征吗?
生:不是,普通人也可以这样穿戴。我觉得典型
的特征是“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这是小偷在物
色下手的对象;“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表现出了小偷时刻想下手的心理;“一阵警笛声使他
身子一颤”,这是小偷做贼心虚的表现。
师:嗯,这位同学真是个行家,标准的侦探!从
没法确定他的身份到最后准确判断他的身份,你是
怎么做到的?
生:提示语给的条件比较具体!
生:因为有细节刻画。
师:有哪些具体的细节呢?
生(杂):外貌;动作;神态……
师:通过这些细节,我们能比较容易地判断出这
个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细节描写是展现人物身份和
性格特征的有效方法。有了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
刻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了。今天,我们
就来一起学习如何“精雕细琢,让人物活起来”,也
就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生动起来。
【评析】导入环境的设置,将学生带入一个“侦
探破案”的虚拟情境,吊足学生胃口,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语段中初步感受到了细节描写的
魅力。
二、读经典,学细节
师:确实,很多记叙文写得好,甚至成为经典,
无不得益于作者的细节刻画。我们不妨一起来回忆
一下,在我们所学的课文里面,有哪些人物细节描写
让我们印象深刻?
(师生回忆《少年闰土》《秋天的怀念》《台阶》
里的经典描写片段,并赏析它们的妙处。)
师:根据刚才我们的回忆和品析,同学们能不能
明确地说一说什么是细节描写?
(生讨论之后,师屏显“细节描写”相关知识。)
师:的确,正如同学们讨论的那样,细节描写包
括各种各样的人物描写,但这种描写必须突出“细
小”这一特点。即:它必须是细腻的,不能是粗线条
的;它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还能够让读者如见其
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评析】小环节里有大乾坤。福建师大潘新和教
授说:“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这才是阅读
的唯一目的。”教师“所学课文里有哪些人物细节描
写让你印象深刻”的发问,既能启发、引导学生从教
材中寻找写作范本,借鉴写作的成功经验,又能直观
地让学生感受到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具有的重
要作用。这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回顾经
典中获得范文支架,学习写作知识。这符合七年级学
生的认知水平,还能高效地推进教学进程。
三、讲方法,明细节
师:课文里的经典细节充分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特征,让人物跃然纸上,令人回味无穷。那么,大家
知不知道如何通过细节刻画让我们笔下的人物在读
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生面露难色。)
师:其实这样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大家还记得
上周运动会报名的事情吗?为了动员男同学参加跳
高比赛,我们的体育委员都动怒了!我们就来完善一
下那个场景。请看这个句子。
(屏显。)
她骂他懦夫。
师:我看到大家不屑的眼神了。这样一句话有什
么看头?那你们想看“她”是怎么骂的吗?
生:加一个修饰语——她气愤地骂。
生:再加一个动作——她指着他的鼻子气愤地骂。
生:还可以加语言——“你这个懦夫!”
师:果然有看头了。还有吗?除了动作、语言之
外——
生:还可以加点神态——她怒目圆睁。
生:还可以用修饰语——破口大骂。
(师完善并屏显内容。)
师:好像想看“好戏”的同学越来越多了。(生
笑。)果然,这个句子加上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
一个忍无可忍、无比愤怒的“她”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效果完全不一样了!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几个句子按
顺序读下来。
(屏显。)
她骂他懦夫。52
• 初中 2020.7-8
本版编辑/佩 兰
工作室采风
她气愤地骂他懦夫。
她气愤地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懦夫。
她气愤地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你这个懦夫!”
她怒目圆睁,气愤地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你这
个懦夫!”
她怒目圆睁,气愤地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你
这个懦夫!”
师:还有吗?联系刚才我们从课文里摘录出来的
那些经典句子,或者回忆一下影视作品,有句话叫做
“山雨欲来”——
生:风满楼。
(生恍然大悟。)
生:还可以像“月下瓜地”那样,加点环境的烘
托和渲染。
师:太好了!这说明你记住刚才老师讲的知识
了。你能试着加一下吗?
生(尴尬):我还没想好。
师:没关系。其实咱们算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也
觉得加一点环境描写更具有感染力,老师是这样添
加的。
(屏显。)
天边的乌云翻滚着,一道刺目的闪电劈开墨黑
的天际,随即传来一声惊天的响雷。教室里,她浑身
颤抖,脸色惨白,怒目圆睁,气愤地用手指着他的鼻
子,一字一顿,从嘴里挤出:“你这个懦夫!”
生:老师太厉害了,乌云和惊雷,符合当时“她”
生气的情境。
生:“一字一顿,从嘴里挤出”,这个“她”比较
文明,我更喜欢。我们提倡文明的语言。
师:谢谢同学们的肯定。增加了环境描写,渲染
了气氛,语言的表达就更有文学色彩了。可见,恰当
地添加一些修饰语或者人物、环境等细节的刻画,可
以使人物性格、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没有
细节,就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好的作品之所以让
人印象深刻,往往是一些细节的作用。同学们写作要
重视细节描写,更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评析】作为学习者,学生在写作课堂上迫切需
要得到强大的学习支援。什么样的支援才是“刚刚
好”的?陈老师这一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扩句”
这一活动的开展,实是为摸清学生的学情做必要的
调查,学生能做的,无非是在主语、谓语、宾语等成
分之前直接添加修饰语,而诸如“环境描写”“细节
补充”等技巧,学生还不太能掌握。教师的片段示范,
给予了学生及时、必要的支持,帮助学生有效开展写
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情境中运用写
作知识,并在教师的有效点拨下不断习得写作能力,
使得这一课堂环节活泼、灵动、高效。
四、巧练笔,评细节
师:下面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现场写一段
话,向同学们描述一下昨天班上有人迟到的情形。时
间 10 分钟。
(屏显。)
扩写:他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
(生小组交流,分享优秀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得非常热烈。老师给大家的
讨论结果做一个补充:除了刚才大家掌握的那些方
法,我们还应该注意,细节描写要真实,想象应该合
理并能够突出中心。老师希望能在以后的作文训练
中,看到同学们精彩的细节描写。
【评析】学生写作常常苦于不知如何下笔。这一
环节设置交际语境进行语篇训练,让学生的写作有
了诉说的对象,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激发,写作难度
自然大大降低。学生交流、分享的过程,其实又是一
次写作知识习得和巩固的过程。从课堂呈现看,教师
摆脱了“教授灌输式”的传统模式,指导学生在活动
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运用—巩固”。因此,这一
堂课是高效的、成功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记叙性
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如何做到“内
容具体充实”是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大重难
点。七年级学生更是容易以“简要陈述”取代“生动描
写”,使得作文常常误入“不具体”“不生动”的歧途。
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写作技巧的指导。但无论什么写
作策略、方法、技巧,脱离了具体的情境,都只是一堆
僵化的规则而已,无益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难能
可贵的是,陈稻惠老师的课堂,处处设情境,处处显
用心,从导入部分的虚拟情境开始,搭建写作支架,
在师生互动中学习、运用写作知识,并在规定的交际
语境中让学生描述真实情境中发生的事件,不动声
色、不露痕迹地教给了学生写作策略。课堂上的每个
环节都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
表达,在实践中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就和
快乐。当学生不再对写作“望而生畏”,就能很快走出
写作的困境,取得写作的进步。
当然,作为一堂写作指导实践课,这节课中的过
程性指导稍显不足,如何在更充分的写作活动中提
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恐怕还得在课堂环节上做更优
化的时间安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