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开题论证书
发布时间:2024-01-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司斯

附件4

 

 

 

 

 

 

 

 

 

 

 

       武进区“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 

合唱能力的策略研究  

 

        司斯   吴如美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202311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二一年一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

1.开题时间:2023年11月27日

2.活动地点: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3.评议专家:蒋华 尹丽萍

4.参与人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唱能力的策略研究》主持人司斯、吴如美,核心成员:章璐、陈烁。以及其他十四五第二批立项课题主持人和核心成员。

5.活动过程:1.主持人汇报。2.专家评议。

 

 

二、开题报告要点(对课题的理解;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研究组织、分工及进度安排、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对课题的理解

新课标将合唱教学作为一种感知和体验多声部情感的有效途径。在合唱中,学生学会安静、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会忍让、会服从、会尊重、会分享。通过“三学、四会”,小学生可以获得多维的音乐感受力,同时增强其审美素养与协作意识。

在数年的一线授课经验和合唱课观摩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现象:1.在合唱过程中,许多学生缺乏自信心,表现不佳,跑调严重。尤其是在较低音域中频频失真、错误地跟随高声部主旋律音准,导致演唱中出现刺耳的不和谐音效,除了音准部分,在学生的发声方法上技巧上也稍有欠缺。2.有部分教师只在特定合唱比赛时对部分参赛学生进行声音的训练而忽略来其实每个孩子都得接受合唱美感的熏陶,何况声音的训练应该是要有长期性、持续性。

在小学课堂合唱教学中,小学生合唱能力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强化学生的合唱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师亟需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强烈的震撼。”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了音乐学科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为落实核心素养导向。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很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参与的积极性,也是学生们受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合唱教学

1)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层面上,合唱音乐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途径,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中外不同题材不同形式音乐的情感内涵的感受上、在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上以及合唱中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合唱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关于课堂合唱教学,他是以班级为单位,与相关教材内容相结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合唱教学与训练。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出,课堂合唱教学是一种以一般音乐课堂为对象、以教材为依据、以全体学生为目标的合唱教学,具有实用性和普遍性。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演唱经验,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表现音乐的方式,在声部配合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3.对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把控

1)课题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找出小学生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展开一系列实践,最终找到可行的策略,将顽固性难题解决。课题中研究的“策略”要注重:一是主体性,不是对儿童做手术刀式的解剖,也不是野蛮式和强制性的操作,所有的实践策略都需要尊重儿童的意愿,并且在儿童的自主参与下完成的工作,二是情境性,对课堂合唱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不是抽象的研究,而是在具体的合唱训练中甚至好的教学情境中区发现儿童学习描述儿童的学习,因此要注重课堂合唱教学中培养合唱能力的过程与方法,这样对于实践策略的研究才有意义才能做的更全面。

2)本课题是2023年3月份开始的校级课题,从2023年3月到2023年11月,我们先是组建校级课题小组,对课题组各成员进行详细分工。经过了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有关数据;制订了校级课题方案,明确课题重点内容和研究方法;定期召开校级小组会议,进行深入的学习与讨论。我们访问专家和音乐老师,对学生的音准及任教老师进行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三位成员开了两次校级公开课,发表了三篇论文。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研究现状。

Joyce Moyer的研究

Joyce Moyer是美国婚礼和宴会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她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研究也非常出色。她指出,通过将音乐和诗歌结合在一起,集体合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耐心,增强语言和视觉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

Peter Moulin的研究

Peter Moulin是法国著名的音乐学家。他认为小学班级合唱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运用音乐的能力,以及运用诗歌来表达情思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情感能力,而且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娱乐教育的进步。

2)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学术界针对合唱音准训练有很多的方法,如杨鸿年的《童声合唱训练学》、孟大鹏的《童声合唱训练》、钟维国的《中小学合唱实践课程》、《陈国权教合唱指挥》等等,都对合唱训练、合唱教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尤其在针对合唱教学的内容、意义或某种教学形式、方法的探讨。阐述了很多歌唱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合唱音准有很大的帮助。

在针对合唱方面的论文也比较多,主要集中几个方面:合唱发展的历史研究;合唱排练中技巧的训练;合唱创作者和合唱作品分析;小学合唱教学实施的教育意义等。

综上所述,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实施小学班级合唱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孩子们所有元素能力的发展,推动小学教育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

研究述评

这些理论结果为我们理解现有研究结果、认识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线索。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可窥见我国学者对合唱教学理论建设所进行的探讨和理性思考,既有一定的深度,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纵观当前文学理论研究,其内容主要涵盖了大学科视野下合唱教学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的流变性。但围绕着中小学合唱教学展开的相关研究寥寥无几,该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对于学校合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性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特别是没有一套与当下小学课程改革相适应,能够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合唱教学体系。基于此,本课题以两所学校为研究对象,以小学合唱教学为切入点,进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探索,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小学合唱教学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设想与建议。

课题以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找出小学生合唱音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展开一系列实践,最终找到可行的策略,将顽固性难题解决。

通过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培养策略的研究,能够使小学生在合唱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好的音准训练效果。合唱教学音准训练实践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了《音乐课程标准》,抓住小学生音准发展的关键期,寻求行之有效、合理化的音准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音准水平,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

探索合理的音准教学实践方法,对小学合唱音准教学与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开展音准教学的实践探索,能够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音准教学水平,为小学生的音准教学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丰富学校课外艺术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1.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建立合唱意识,形成良好的班级声音,使学生音乐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合唱音准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法,把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的技巧、技能的训练隐藏在课堂情感教学与情景教学之中,最终达成小学生进行可以良好的和谐、统一、均衡、生动富有感情的合唱综合能力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共同进步的集体荣誉感。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用教学实践支撑教学理念,提升音乐教师合唱教学的素养和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2.研究内容

由于合唱教学需要通过一定的阶段训练和实践才能逐渐成效,并且不同年段的学生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再者需要大量的音乐基本理论、音乐教育心理学和充足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搜索、观察、调查、实践、交流、反思等方式来实现研究。为此设置了以下研究内容:

(1)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等查阅和搜集,广泛搜集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关的论文、期刊、书籍、重要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论文和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整理,达成对本课题的理论指导。

(2)通过分析两所学校课堂合唱教学现状,通过观摩、调查、交流获取现阶段在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音准问题(其中分为低、中、高段)。针对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提炼出主次影响因素,依次开发相应的教学策略。结合学校相关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发展情况,在交流与实践中提炼出解决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先进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机制,加以资源整合,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常规合唱教学课堂中。

(3)通过分阶段、分年段进行合唱教学音乐实践活动,开展一系列关于解决合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教学实践课,达成从低段到高段,全面验证解决合唱音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的可行性,

(4)筛选资源,整合理论与实践中的优良成果,完成1-2篇的针对合唱教学中音准解决的案例或论文,将研究的成果已文字的形式进行汇编成册。

(5)通过解决课堂合唱的实践与理论总结,从而进行教学评价,总结经验,科学反思,最终形成理论依据。

3.研究方法

1)研究的思路

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小学生音准欠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强化学生的音准,进而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师亟需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本课题针对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在目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条件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小学学生的艺术素质,还可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推动学生身心都得到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合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它不仅可提升小学生歌唱能力,还可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因此,本课题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音准问题相联系,重点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合唱音准的培养策略重点剖析,指导学生建立高音概念。注重演唱技巧,使学生掌握准确的声准;通过让学生学会聆听提升音乐学习效果,达到提升小学生音乐合唱教学水平的目的。

2)研究方法

文献法

通过广泛查阅并整理分析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从而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把握。

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对两所学校音乐教师以及学生发放问卷,首先,对小学音乐教师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教师在培养学生音准方面采取的策略。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他们对合唱的认知以及对音准的掌握程度。

行动研究法

以课堂实践为主要内容,结合观摩学习,持续地进行交流与反思,用实践活动获得的经验和反思,对理论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小学合唱教学音准培养的有效策略。

案例研究法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收集课堂合唱教学的优秀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细致分析,展开专题案例研究,为实践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持续反思并进行对比,不断对合唱音准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整。

经验总结法

课题主要探讨小学各学段合唱音准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对小学各学段音乐合唱教学的调查研究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得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音准的有效策略,在文本资料形成过程中提高教师交流反思能力,为未来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引。

(三)研究组织、分工及进度安排、经费分配

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33月-202311

(1)组建课题小组,对课题组各成员进行详细分工。

(2)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有关数据;制订课题方案,明确课题重点内容和研究方法;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与讨论。

(3)访问专家和音乐老师,对学生的音准及任教老师进行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4)提出研究的方向及设想。并形成阶段性成果例如论文和公开课。撰写区开题报告、开题论证。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312-20263月

(1)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收集相关资料。

(2)定期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针对课例进行研讨。课题阶段成果展示,组内成员上汇报课。

(3)积累、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具体资料,记录个案,撰写阶段总结。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64月-2026年6月

(1)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归纳总结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四)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限5项)

积累、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具体资料,记录个案,撰写阶段总结

调查

报告

2023.09-2025.01

以低段阶段汇编小学生合唱教学优秀教学设计

经验总结报告

2024.01-2025.01

以中段阶段汇编小学生合唱教学优秀教学设计

经验总结报告

2024.01-2025.01

以高段阶段汇编小学生合唱教学优秀教学设计

经验总结报告

2024.01-2025.01

 

 

 

 

 

最终成果

(限3项)

开出三节以解决学生合唱音准为主的示范课

示范课

2025.02-2026.04

教师教学总结、案例集或论文集等

研究

报告

2025.10-2026.04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

报告

2026.04-2026.06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1.关于课题时间段

十四五课题指的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是2021至2025五年的规划,课题里面有自十三五以来课题组成员去的的成果,需删除

2.关于课题之前的成果

关于课题之前的成果不要写在本课题的准备阶段,本课题的阶段只限在本课题立项后的时间。关于课题之前的相关的校课题成果可以写在对课题理解那一栏,“对策略的把握”。     

3.关于题目的切口大小

对于切口小的课题,在大面积音乐教学上的推广价值意义较小,建议将题目中的限制词修改,其中“课堂”为限制词,合唱教学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还发生在音乐节和艺术节的比赛等其他训练中,如果只是在课堂上,那么其余方面就不能够涉及到。其次限制词“音准”,在合唱教学中,音准只是其中一点,能够形成美的声音,除了音准还有节奏,还有发声技巧。课题的目标中的第二个目标:“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把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的技巧、技能的训练隐藏在课堂情感教学与情景教学之中,采用易学易练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和谐、统一、均衡、生动富有感情的合唱综合能力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共同进步的集体荣誉感。里面就包含了音准节奏与技巧,所以,建议将限制词“音准”省去。另外限制词“实践”的意思为:操作,我们在课题研究时不仅有操作还有理论,故可以将“实践”省去。

 

 

 

 

 

 

评议专家组签名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们课题做了如下变更:

(一)课题的题目

由《在小学课堂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音准的实践策略研究》变更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唱能力的策略研究》

(二)对课题的理解方面

1.从原先的着重音准方面往外扩展到声乐训练技巧以及合唱技巧。有部分教师只在特定合唱比赛时对部分参赛学生进行声音的训练而忽略来其实每个孩子都得接受合唱美感的熏陶,何况声音的训练应该是要有长期性、持续性。

2.核心词的定义改为:

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强烈的震撼。”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明确了音乐学科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为落实核心素养导向。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很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参与的积极性,也是学生们受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合唱教学: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层面上,合唱音乐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途径,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中外不同题材不同形式音乐的情感内涵的感受上、在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上以及合唱中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合唱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于课堂合唱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与相关教材内容相结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合唱教学与训练。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出,课堂合唱教学是一种以一般音乐课堂为对象、以教材为依据、以全体学生为目标的合唱教学,具有实用性和普遍性。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演唱经验,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表现音乐的方式,在声部配合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重要变更加页:

“对策略的把控”下面,加上一点——本课题前期研究与积累的认识:本课题是2023年3月份开始的校级课题,从2023年3月到2023年11月,我们先是组建校级课题小组,对课题组各成员进行详细分工。经过了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有关数据;制订了校级课题方案,明确课题重点内容和研究方法;定期召开校级小组会议,进行深入的学习与讨论。我们访问专家和音乐老师,对任教老师进行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三位成员开了两次校级公开课,发表了三篇论文。

 

 

 

 

 

 

 

 

 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主持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