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品质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生的内在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以及独创性等等,这些思维品质能够很好地作用于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然而,与此同时,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又是培养学生这些思维品质的最为有效的课程,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性,也要充分利用数学教学的这种独有的特性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从内在的因素改变自身的学习现状。
一、加强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不但与实际生活联系异常紧密,与小学阶段其他学科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独有的特点就决定了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横向思维能力的锻炼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功效。同时,数学知识体系内部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例如: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分数与小数的关联等等,对于这些内在联系的揭示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实质,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彼此关联的部分的知识。
二、放宽思维。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方式的灵活多样是小学生独有的特点,这个阶段的教学,教师不要将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住,要放开对学生思维的枷锁,给予学生以思维上的自由,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一道数学应用题“电视的价格是1200元,电脑的价格比电视的四倍少20元”,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去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电脑多少钱?(2)电脑比电视贵多少钱?(3)如果买电脑加电视要花多少钱?
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用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以求尽可能多地挖掘题目中的信息,这对于学生灵活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加强实践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的提高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够见到效果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练习内容的设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借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来逐步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口算题来让学生们抢答,这不但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即将开始的课堂教学预热气氛,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程度,渐渐地教师可以将口算的数字放大,计算的过程可以逐步地复杂化,培养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关键,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四、倡导求异性思维,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中的最高水平,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最为难得也是最为可贵的一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知识内化和再加工的过程,让学生讲所学知识烂熟于胸,这样学生才能在已有知识体系和架构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和升华,因此,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和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小学数学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品质有着独到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着重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思维品质的提高逐步感受到自身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将自身的学习自信心逐步建立起来。
![]() ![]() |